• 正在播放:进击的巨人第一季-第08集
    当前位置:首页 动漫 进击的巨人第一季

    进击的巨人第一季

    评分:
    0.5很差

    分类:动漫日本2013

    主演:艾伦·耶格尔,三笠·阿克曼 

    导演:谏山创 

    猜你喜欢

    • 更新第09集

      虚无边境

    • 已完结

      食戟之灵第一季

    • 13集全

      我让最想被拥抱的男人给威胁了

    • 已完结

      异世界居酒屋阿信

    • 奇妙萌可第一季

    • 完结

      茶杯头(动画版)

     剧照

    进击的巨人第一季 剧照 NO.1进击的巨人第一季 剧照 NO.2进击的巨人第一季 剧照 NO.3进击的巨人第一季 剧照 NO.4进击的巨人第一季 剧照 NO.5进击的巨人第一季 剧照 NO.6进击的巨人第一季 剧照 NO.16进击的巨人第一季 剧照 NO.17进击的巨人第一季 剧照 NO.18进击的巨人第一季 剧照 NO.19进击的巨人第一季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107年前(743年),世界上突然出现了人类的天敌“巨人”。面临着生存 单行本封面 单行本封面(13张) 危机而残存下来的人类逃到了一个地方,盖起了三重巨大的城墙。人们在这隔绝的环境里享受了一百多年的和平,直到艾伦·耶格尔十岁那年,60米高的“超大型巨人”突然出现,以压倒性的力量破坏城门,其后瞬间消失,凶残的巨人们成群的冲进墙内捕食人类。 艾伦亲眼看着人们以及自己的母亲被巨人吞食,怀着对巨人无法形容的憎恨和痛恨,誓言杀死所有巨人。城墙崩坏的两年后,艾伦加入104期训练兵团学习和巨人战斗的技术。在训练兵团的三年,艾伦在同期训练兵里有着其他人无法比拟的强悍精神力。即使亲眼见过地狱也依然勇敢地向巨人挑战的艾伦,如愿以偿加入了向往已久的调查兵团。 在他正做着到墙壁的外面去这个梦的时候,毁坏墙壁的超大巨人出现了。

     长篇影评

     1 ) 世界是如此残酷又如此美丽,议《进击的巨人》中的存在主义属性

    作为19世纪以来最重要的哲学思潮之一,“存在主义”自降以来就对全世界的哲学、文学、艺术产生了深刻影响。克尔凯戈尔、尼采、陀思妥耶夫斯基、让·保罗·萨特、阿尔贝·加缪、波伏娃……这一个个熟悉又陌生的名字通过哲学和文学影响了一代一代人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现在,这种影响来到了“巨人”的世界,来到了动漫作品之上。敏感的观众都不难发现此部作品深蕴着某种思想。毕竟片中不绝于耳的“自由”、“残酷”、“存在”、“选择"、“意义”……都是极具哲学意味的词汇。这些字词也常常出现在存在主义相关论著中,观众因此有理由该相信《进击的巨人》的核心哲理便是“存在主义”。本评论现以“存在主义的五个论题”为证,听听“巨人”那响切云霄的存在主义呐喊。

    存在主义的五个论题(托马斯·R·弗林《存在主义简论》):

    以下五个论题常常被存在主义者以各自的方式运用。这些论题并不构成对“存在主义者”的严格定义,它们更多的是描绘了这些哲学家同属一个学派,他们有许多相似之处(论题的交叉和重叠)。

    1.存在先于本质。我们根本上是受时间束缚的存在。生活时间不同于可度量的“钟表”时间,它关乎本质:“尚未”、“已经”和“目前”在意义和价值上各不相同。

    2.存在主义是一种以个人为中心的哲学。尽管存在主义并不反对科学,但存在主义的关注点却集中在人类个体在大众社会普遍要求浅薄和服从的社会经济压力下对身份和意义的追求

    3.人道主义。你之所是(本质)就是你所选择(你的存在)的结果,而不是相反。本质并不是命运。你就是你自己所造就的人

    4.自由/责任。存在主义是一种自由哲学。它的根本原则是基于这样一个事实,即我们能与我们的生活保持距离并反思我们所做的一切。在此意义上,我们总是“超过”我们自身。但是如同我们是自由的一样,我们也是负有责任的。

    5.伦理考量至高无上。虽然每个存在主义者都以自己的方式“自由地”来理解伦理,但其根本关注点却是要我们去检验我们个人生活的本真性和我们社会的本真性

    “巨人”的设定与“存在先于本质”:

    萨特认为,对于人而言,“存在先于本质”。他的意思是:我们扮演的角色没有任何脚本!我们是在如下意义上是自由的:不存在客观规范和“本质”可以告诉我们是谁、我们应当是什么。人类最大的自由是可以选择。存在便拥选择之权,存在先于本质。

    “有生来特别之人,但往往那并不是自己”——前调查兵团司令奇斯·夏迪斯。

    人大多并不特别。

    就如艾伦所言,“我一点都不特别,我只不过是那个特别父亲的儿子”。这并不特别的孩子,在其母亲卡露拉眼里却是伟大的,“他可是出生到这世上了呀”。出生代表存在,存在意味选择,选择铸就特别。艾伦母亲卡露拉无疑是坚信“存在先于本质”的,因此她会认为“无需变得多伟大,出生便是伟大”。

    假设艾伦没有选择“从这狭小的墙内出去”,假设艾伦没有选择受训加入兵团,假设艾伦没选择舍命从巨人口中救出阿尔敏,他也许真的并不特别。是诸多的自主选择让艾伦成为了特别的存在。没有主观的选择,没有战斗的目的,巨人之力也无法觉醒。没有艾伦本身的自由意志,他或许会不自知地因13年之期到来而死在无人的角落吧。

    “无垢巨人”可以理解为被“标准”锁定,失去选择能力,无法承担责任,综而不停被噩梦缠身的人类。“奇行种”在某种程度上即是不甘于受困“标准”而挣扎的“无垢巨人”。

    九大巨人可被视作人类的九种力量象征,更可理解为九种被锁定的诅咒(继承人只有13年寿命)

    始祖巨人:精神;

    兽之巨人:野性;

    进击巨人:奋进;

    车力巨人:耐力;

    颚之巨人:敏捷;

    女型巨人:均衡;

    战锤巨人:创造;

    超大巨人:力量;

    铠之巨人:坚韧。

    以上九种特性都是人类能选择的可能,当中以精神的力量最为强大。人可以有多种可能,正如艾尔迪亚人可身负多种巨人之力。

    “地下室手记”与身份意义的追求:

    “我们究竟从地下室里找到了什么,是希望吗?还是绝望呢?”—— 汉吉·佐耶

    《进击的巨人》1-3季有着一条异常重要的展开线索——古利夏·耶格尔留下的“地下室手记”。它关乎墙内真相和人类生存未来。寻找此种真相与未来正是艾尔文团长一辈子念念不忘的“意义”。象征世界意义的“地下室手记”在片中的线索形式是一把钥匙。或许是巧合,文学世界正好也有一部大名鼎鼎的《地下室手记》,它的文学地位也如同一把钥匙——打开了一扇大门。

    《地下室手记》为陀思妥耶夫斯基一生创作的中心点。它被视为存在主义文学开篇之作。

    加缪下过定义: “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所有的主人公都执着自审生命的意义”(《西西弗神话》) 。

    《地下室手记》体现人与世界、人与人、人与自我的抗争。类似的主题在陀思妥耶夫斯基以后的作品里反反复复地重现。这些反复的抗争即是身份和意义的追求,即是存在主义者所追寻的“存在”。存在主义者对身份与意义的执念是始终的,从克尔凯郭尔到萨特都一如既往。

    艾尔文团长这一“凌驾于怪物的存在”其精神设定与陀氏笔下的“地下室人”有相通之处。他们不满足现状,他们同样疯狂,他们执念真相与意义。

    艾尔文团长的死亡冲锋可称作本片最振聋发聩的存在主义高歌:

    “我之所以能走到这一步,就是因为坚信着这一天一定会到来。

    坚信着,总有一天能验证我的猜想。

    我也无数次想,还不如死了算了。

    同伴们在看着我们,

    他们想知道自己献出的心脏现在怎么样了。

    战斗还没有结束!”

    “全都毫无意义。

    不论拥有怎样的梦想和希望,

    不论过着怎样的幸福人生,

    都和岩石打碎身体没有区别。

    结局都是死。

    那么人生是否没有意义呢?

    或者说 难道我们的出生就是毫无意义的吗?

    那些死去的同伴也是吗?

    那些牺牲的士兵们也毫无意义吗?

    那些士兵的意义,将由我们赋予!

    那些勇敢的死者,那些可悲的死者——

    我们之所以能这么想,

    是因为我们是生者。

    我们会死在这里,

    将意义托付给下一个生者。

    这就是与这个残酷世界抗争的唯一手段。

    士兵们 咆哮吧 士兵们 战斗吧!”

    “活着”即是最大的人道主义:

    “只有下过死的决心的人,才会知道活着有多好。”——《基督山伯爵》

    “自杀是一种忘恩负义。荒诞人只能耗尽一切,包括耗尽自己”——阿尔贝·加缪《西西弗神话》

    纵观四季《进击的巨人》,“活着”都是最高准则之一。片中的诸多人物相似地肯定“活着”,他们也都有“向死而生”的果敢。

    艾伦·耶格尔:我怎么能死在这种地方呢?我对这个世界的真实情况还一无所知。

    三笠·阿克曼:我再也不会放弃了,一旦死去,就连回忆你都无法做到。我无论如何都要赢。

    多托·匹西斯司令:一心想要得救···没什么比这句更值得信赖的话了。

    艾尔文·史密斯团长:如果叫你们几个去死,你们会从容就义吗?我还不想死。

    米可队长(三毛):人只有在放弃战斗的那一起起才算败北。只要还能战斗下去,就还没输。

    丽奈(米可班队员):只要活着就要竭尽全力,明白了吗?

    尤弥尔:为什么要将杀意对着自己啊!要是有这个气势,那连自己的命运也能改变吧。

    未来的意志:只要我们还活着,就有义务一直活下去,不能放弃抵抗。

    虽肯定“活着”,但存在主义者们也从不抗拒死亡。

    对存在主义者而言,选择比活着更为重要。在弄清楚结果的“意义”后,存在主义者会坚持践行自己的选择,走向主观认为正确的结果。哪怕这个结果是着死亡。阿尔敏曾对阿尼·利昂纳德言道“如果理解了必须要死的理由,那么有时就必须去那么做”,这正是向死而生的果敢。活着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活着是选择的前提。活着才有过程,活着即是最大的人道主义。

    “自由/责任”——“进击巨人”与“调查兵团”

    存在主义是一门阐发个体行为、自由、选择及其责任的哲学学说。该流派思想的最高价值公认是自由。对于存在主义者而言,人都是自由的,人都承担着为存在之谜寻找答案——编造答案——的责任。

    自由一词在古拉丁语中意为冲破枷锁、不受约束,随心所欲地追求生活。在早期西方人的观念中,自由即自立、自主,不受羁绊,象征着一种独立的人格。

    整部《进击的巨人》中与“自由”关联最深的当属“调查兵团”与“进击的巨人”。

    调查兵团在《进击的巨人》中是极具象征意义的存在。在艾尔文团长口中它是“人类之矛”。在主角父亲古利夏·耶格尔眼里,调查兵团“比墙里的任何人都要聪明勇敢”,调查兵团的存在“代表了灵魂的自由”,调查兵团是“人类的骄傲”。总而言之,调查兵团是墙内人类自由意志的集体化身。调查兵团的士兵肩负重任,是“天选之人”,其重任汉吉队长有定论,“调查兵团至今为止流的血都是为了重夺被巨人夺去的自由”。

    巨人所代表的象征前文已有论证——可被理解为失去选择能力,无法承担责任,综而不停被噩梦缠身的人类。如此意义之下的调查兵团可称之为巨人的反面,调查兵团是人类自由与责任的完美担当

    主角艾伦背负的巨人之力代表的也正是自由。

    “这个巨人不论在什么时代都在不停地前进,追逐着自由,都在为自由而战其名为···进击的巨人”

    艾伦的选择与责任从第一季开始就很明确——他要把巨人从世界上一个不剩地驱逐出去

    巨人的象征无需再多言,巨人是失去自由的人类。艾伦希望推倒现有世界结构,建立一个没有“巨人”,“人人生而自由”的乌托邦。因此他要“把巨人从世界上一个不剩地驱逐出去”。

    现有世界结构是初代雷斯之王建立的墙中世界。初代王坚信巨人支配的世界才是真正的和平世界。为了“和平”,初代王立下了“不战之誓”。墙中世界无疑是艾伦乌托邦的反面,“不战之誓”也与艾伦“不停地前进,追逐自由,为自由而战”的理念背道而驰,于是“不战之誓”更像是种诅咒——王族始祖巨人之力继承者会因“思想被操控而选择自我毁灭”。

    雷斯之王代表世界造物主,是全知全能且独一无二的存在,这样的存在代表的含义即为——神。换言之,是“神”限制了人类的自由,所谓的“神”控制了人类的思想,盲信于“神”人会走向自我毁灭。

    而海德格尔与萨特都是无神论存在主义的代表者。无神论存在主义否定有超越于人自主独立性之上的非理性力量(神),无神论存在主义认为人是各种价值的惟一根源。人必须对自己的选择、行动和价值负全部责任,“神”无法干预。

    如此意义的艾伦简直是海德格尔与萨特的理念化身。

    “他人即地狱”——“巨人”世界的本真性

    “不是这里变成了地狱。而是我们至今为止都有着一种错觉。这个世界从一开始就是地狱”——阿尔敏

    萨特的戏剧《隔离审讯》有句极为出名的话语“他人即地狱”。其意思是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世界中,每个人都互为彼此的地狱,都在接受这个监狱的历练,只要彼此冲出这个地狱,就能获得自由,你不再是他的地狱,他也不再是你的地狱。 萨特把“生活在彼此的目光中,无法认知自己,只能通过他人评价认识自我”的世界称之为地狱。一味生活在他人目光中,放弃自己的选择,把他人作为评价自我的唯一标准,那么人就成为了不自知的“巨人”。艾尔迪尔亚人在片中的设定就是生活在他人评价下的人类,他们被他人的眼光所奴役,他们都是“巨人”的潜在化身。

    于是困顿墙内的人进行的也正是一场“隔离审讯”。艾尔迪尔亚人终究需打破他人评价,认识自我本真,找到存在意义,从而冲破地狱获得自由。这就是《进击的巨人》所讲诉的故事。

    觉醒的艾尔迪亚人能充分认识到世界的残酷性,能认识到“人若不能有所舍弃,就无法改变现状”,为了看到“火焰之水”、“冰之大地”、 “砂之雪原”成为世界上最自由的人,他们无惧敌人强大,无惧世界可怕。他们明白世界是残酷的也是美丽的,他们坚信人在世界一直归所,他们相信“自己的命运要由自己决定”。这就是“进击巨人”与存在主义者的呐喊。

     2 ) 用“热力学第二定律”理解《巨人》世界“不自由”的根源

    【漫画内容剧透警告!!!】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过——

    分明是描写人类战争史的《巨人》,为什么要引入“有机生物的起源”这一概念?

    并且这个“有机生物的起源”,还是一切罪孽的导火索,整个故事的核心与开端?

    这个问题严重带偏了我理解《巨人》的视角。我之前猜测“道路隐藏着连接所有生物的能力”,并声称“巨人吃人的天性代表着生物追求自由的本能”——这些其实都源自对“有机生物的起源”浅尝辄止的思考,更详细的观点太过狂野没好意思说。

    但近几话出现了些有趣的细节——长得像虫爬得也像虫的“丧尸进击兽”;满脸写着“不自由”的艾伦和始祖尤弥尔;要把艾伦拉出来问问“你究竟哪里自由了”的阿尔敏。在准备这期视频的过程中,我又无意间发现了谏山创16年的访谈视频,他透露《巨人》的部分灵感,来源于他小时候在乡野生活时观察到的动物捕食行为。

    面对这些线索,原本不好意思说的观点终究还是不吐不快了了。本期讨论重心是“巨人之力”及“阿克曼之力”。具体内容是结合《天元突破》的故事、爱猫人士薛定谔的观点、从“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角度,去论证《巨人》世界“不自由”的根源。并提前抛出结论——

    “当第一个生物降生于世后,世界就已经失去自由了”。

    单从角度和结论就不难看出,内容胡来得很,还有大量无关巨人却不得不提的前置剧情。如果您恰好看过《天元突破》,那么看这玩意绝对不亏,UP对《天元》与“热二”的联系相当自信,它会让你对“突破天际的钻头”产生全新的理解

    可要说《巨人》和“热二”也有关系,未免有些胡言乱语。《巨人》距离完结只剩两话了,余下的空间非常有限。悲观考虑的话——“145代王和戴巴家真没别的意思”,“通道就是通道,除了车速快点跟马路也差不多”,“三笠头痛是因为布洛芬还没发明出来”,“艾伦地鸣是要带着小弟找谏山创讨个说法”——面对如此紧张的篇幅,哪敢奢望自己的理解被证实,就怕连被打脸的机会都没有,但我还是希望大家耐心看完,就当关怀一下被谏山创折磨得不成人样的PO主吧!

    回到正题,简单聊聊《天元》——

    《天元突破》首播于07年4月,这部后来被称为“燃系动画天花板”的杰作一经问世,便凭借空前热血的演出风格,让“钻头”成为了老二次元心目中最“浪漫”的存在。它探索了超级系萝卜片表现力的极限,和《反叛鲁鲁修》一并成为了萝卜动画黄金时代的绝唱。与多年以后的《博人传》一起,为动画热血程度划分了区间。但抛开鲜花与赞美,也有批评认为《天元突破》空有热血的表象,精神内核空洞平庸,甚至为此提出了“废燃”这一颇具嘲讽意味的说法,而我不以为然——《天元突破》的内涵,被极大地低估了。

    解释《天元》的故事前,首先得知道“什么是熵增”——

    滴入清水中的墨汁会很快扩散,整齐塞进口袋的耳机线拿出时往往乱成一团,无人打扫的房间会逐渐脏乱。这些符合我们直觉与经验的现象,逆向发生的可能性几乎为零,从统计物理学的角度来看,这是因为宇宙自发地朝着“可能性最大”的状态演变,而粒子无序而散乱地分布在系统各处的概率,要远比它们有序而集中地汇聚于某个角落的概率大得多,用来衡量系统“无序程度”的参数,便是“熵”(entropie)。事物自发演变的过程,往往伴随着“熵”的增加。

    德国物理学家克劳修斯于1865年提出了“熵”的概念,以它为核心的“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克劳修斯表述“不可能把热量从低温物体传向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它变化”,揭示出孤立系统由“有序”走向“无序”且不可自行逆转的必然趋势,带来了对于“宇宙终极命运”最为冷酷绝望的假说:“热寂”——“熵”的总量将不断增加至极大值,直到所有物质温度达到热平衡,宇宙再也无法进行任何能量传递活动。没有运动、没有生命、无法做功,陷入永恒而沉默的死寂。

    对于孤立系统“整体”而言,“熵增”是无法逆转的趋势。但“熵减”的现象,却悄悄发生在“局部”之中。对此最有发言权的,就是身为智人的我们。知名萌宠博主埃尔文·薛定谔,在其著作《生命是什么》中说道——“人活着就是在对抗熵增”。明明“熵增”才是必然,可地球上的生物,却在数十亿年的光阴中,重复着由简单到复杂、由无序至有序的“熵减”过程,并最终演化出具有高度智能与复杂结构的人类。生命的诞生与演化,真可谓“热力学的奇迹”。

    而《天元突破》所讲述的,正是“不断演化的生命”对抗“宇宙终极命运”的故事。

    《天元突破》的设定中,物种演化的力量被称为“螺旋力”。全作最大反派,曾经也是依靠“螺旋力”获得高度文明的“螺旋族”。但某一天他们突然发现——不断增加的“螺旋力”终将毁灭宇宙。于是他们歼灭了宇宙中其他的文明,压制全宇宙生物的进化,同时封印了自己族人的肉体,化作纯粹的精神能量,以“反螺旋族”的名义,成为了宇宙的独裁者。

    挖洞为生的少年西蒙,得到关键物品“核心钻头”后,在大哥和同伴的帮助下,离开了阴暗的地下,见识了世界的全貌,藉由多次“合体”飞速进化——最终凭借一往无前的“螺旋力”,推翻了“反螺旋族”的独裁统治,让宇宙中停止进化的生物开始复苏。

    乍看之下,《天元》热血王道的剧情似乎毫无保留地歌颂着“生命”,作为“热力学的奇迹”,“生命”的确是文艺作品点名表扬的常客,聚焦这一主题的纪录片也往往能获得极为夸张的好评。世界之所以如此美丽,正是因为“对抗熵增的生命”,在死气沉沉的星球上点燃了火种。

    可既然宇宙因“熵增”走向末路,生命的存在又是“熵减”的现象——为什么“反螺旋族”会得到“生命演化招致宇宙毁灭”的结论呢?

    这就得说起,在“人活着就是对抗熵增”之后,薛定谔的另一句更著名的话——

    “生命以负熵为食”(Life feeds on negative entropy.)

    “熵减的生命”看似打破了“熵增定律”,实则是因为生物体与地球都并非孤立的热平衡系统——太阳的热能带来源源不断的“负熵”,生物体从环境汲取“负熵”用以维持自身的“有序”,它们新陈代谢的“正熵”却让环境变得更加“无序”。环境的“负熵”逐渐减少,生命进而演化出更强的“汲取负熵”的能力,结果便出现了以其他生命为食的“消费者”,种间关系从单纯的竞争转向残酷的捕食。生命“对抗熵增”的代价,是环境与其他生命的牺牲。人类赞美自然世界的“美丽”,往往是对“残酷”一面选择性忽视的结果。

    而在薛定谔与“反螺旋族”眼中——“熵增的加速器”,才是所有生命的本质。

    我认为谏山创对于“生命”,有着同样悲观的理解,为了说明这一点,就得谈谈“巨人起源”在现实世界对应的原型,至少有四个——

    一、寒武纪生物怪诞虫

    这种样貌奇特的古生物,虽说和“有机生物的起源”搭不上边,但作为“寒武纪生物大爆发”的代表作,算得上是“物种演化”的一大象征。

    二、脊椎动物的脊髓

    无论“巨人起源”还是核心设定“通道”,它们的外形和功能,都和动物的神经系统非常相似。这也为故事结局提供了不少猜测的基础,这点我们日后再议。

    三、LUCA

    “所有物种分化前的最后一个共同祖先”(The Last Universal Common Ancestor)也就是现实世界所谓的——“有机生物的起源”。

    四、Eitr

    北欧神话中流淌于冰冷之河、纯净而致命的物质,孕育了原初巨人“尤弥尔”,它存在于所有巨人的体内,是所有巨人都被视作“邪恶存在”的理由。这是四种原型中最直白的对应——“始祖尤弥尔”的名字和诞生方式,其子民被称为“恶魔后裔”的处境,《巨人》和北欧神话的设定如出一辙。

    讨论的关键就在于后两种原型——为何谏山创要强调“Eitr巨人起源”同时扮演着“LUCA物种起源”的角色?

    如果某种物质孕育的“巨人”都很邪恶,那同样从这种物质中诞生的“其他生物”又怎能是完全清白的?

    会不会在谏山创眼中,所有生物都是带着“原罪”降生于世的?并且生物的“原罪”和巨人的“原罪”本质完全相同?

    这让我想起——多年以前,面对杀人犯时,少女三笠觉醒“阿克曼之力”的那个遥远的下午。当时她首先想到的并非如何保护自己,而是闪回了弱肉强食的动物捕食行为,并发现眼前同类相残的场面,和往日司空见惯的光景并无区别。少女从中攫取出“阿克曼一族”的强大力量,一击毙命了眼前的歹徒。

    两个年仅9岁的孩子反杀三个成年男子,那种以牙还牙、千倍奉还的狠劲,在给观众带来震撼观感的同时,也为当时的谏山创带来了不少非议。有人认为这种价值观暗藏一丝“军国主义”的凶狠,是试图用自然法则来合理化人类的侵略与罪行。“高达之父”富野老爷子也曾于2013年,因为看不惯谏山创在访谈中的发言而对他提出猛烈的批评。

    可随着《巨人》的世界观几经反转,作品内在的“反战”气质愈发显露,“无垢巨影射国人”的谣言不攻自破。富野老爷子也在六年之后,改口夸赞“《进击的巨人》要比它的外表更加‘现实主义’”。

    我想大家最开始可能误会了——谏山创的意思,并不是“人类的罪行就像自然选择一样顺理成章”;而是与之相反,“自然选择就像人类的罪行一样残酷丑陋”。有某种刻进所有生物DNA中的东西,同时催生了捕食与鲨鹿、仇恨与战争。事实上,人类确实也并非唯一会发动大规模战争的地球生物。在我们很少留意的脚下,一些膜翅目的小昆虫每天都在上演着相似的事件。

    这样说来,三笠觉醒“阿克曼之力”时想到的景象也许并非偶然。反而为读者猜测“阿克曼之力”觉醒条件提供了宝贵的样本,故事中明确已知的“觉醒阿克曼”仅有三笠、肯尼、利威尔。而详细描写了觉醒情景的只有三笠。

    “阿克曼之力”是如何觉醒的?“保护宿主”?肯定不对。因为在肯尼遇到乌利、利威尔遇到埃尔文之前,他们的力量已经觉醒了。而三笠在觉醒之际,比起保护眼前的小男孩也更关心每天现场直播的《动物世界》。将“护主”的契机排除后,我们又该如何理解“阿克曼之力”觉醒的条件呢?

    好在,一只小小的三笠,竟然为读者提供了两个样本。

    深度参与《巨人》动画版的脚本家濑古浩司在官方小说《Lost girls》及其同名改编冻鳗中,设想了平行世界中的另一种可能——玛利亚之墙没被破坏,三笠的双亲没有遇害。她的“阿克曼之力”自始至终都没能觉醒。但有一天,三笠和艾伦外出游玩时,正面遭遇了几条正在啃食人类尸体的野狗。艾伦被野狗生生地逼近后,三笠的DNA动了一下,对方便放弃捕食的想法转身离去了。

    综合以上两个场景中相通的部分,也许“阿克曼之力”觉醒的条件是这样的——在遭受严重威胁的危急时刻,理解“生命不得不在掠夺中存活的本质”,并为了保护自己的生命,做出夺走其他生命的觉悟。肯尼和利威尔可能也是因为类似的事件,才早早觉醒了“阿克曼”的力量,毕竟在肮脏罪恶的王都地下街中,鲨鱼被鲨并不新鲜。而三笠的父亲小日子过得太好,所以即便过着以掠夺其他生命为日常的狩猎生活,并有妻子女儿这样明确需要守护的对象,仍然没能觉醒“阿克曼之力”——也许是因为在他第一次遭受生命威胁时,就已经死了。

    我们在马莱篇中,得知阿克曼一族是“巨人科学的副产物”,“拥有巨人之力的同时保持着人类的体型”。换言之,“阿克曼之力”本质还是“巨人之力”。而通过枭与格里沙的对话和始祖尤弥尔的过去,又可以知道“巨人之力”来自“有机生物的起源”。这也许就是为何三笠的觉醒总是和“动物的捕食”相关联——因为巨人之力、阿克曼之力、以及“掠食动物生杀予夺的力量”,本质上是相同的力量。

    我一直认为这个结论正是谏山创的野心之一。

    我常常说——《进击的巨人》是那种出道即巅峰、作者本人也不可能超越的作品。因为它是一个创作者对自身世界观最淋漓尽致的表达,这样的表达一辈子只会有一次。但我还没说过——除了那些我们非常熟悉的主题,我还感觉谏山创在试图寻找一种“共通的力量”,它能够同时解释动物的捕食、人类的罪行乃至国家与种族间的争端

    为了方便称呼,我借用《天元突破》的概念,称之为“螺旋力”。在“螺旋力”的效用下——以负熵为食的生命,为了对抗自我的熵增,而加速了环境的熵增;为了确保自己的自由,而从世界夺走了自由。它富集于人类的体内,便创造出靠吃人寻求自由的鲨鹿机器;它作用于民族与国家,便演变为维护集体利益的排异与战争。

    进化的历史即是捕食的历史,文明的历史即是战争的历史。

    能够利用“螺旋力”的实验产物阿克曼,得先认清生命“不杀便被杀的残酷本质”,才能启动这种力量。从小便抱有此种观念的艾伦耶格尔,则是一直被周围的人评价为“体内潜藏着巨大的破坏性”。在我讨论“无垢巨人行动机制”的视频中,曾根据肯尼的名台词“所有人都是某种事物的奴隶”,延伸出“所有巨人又何尝不是如此”,但其实我真正想说的是——“所有生物都是某种事物的奴隶”。

    《巨人》第130话中,艾伦发问这一切是从哪里开始的——他想起儿时树下漫长的梦,想起两千年前被放跑的猪。但也许故事真正的源头,比这些还要古老久远得多——“当第一个生物降生于世后”,“世界就永远失去‘自由’了”。

    而要想从根源上解决一切,便意味着所有生物都得和“自己的劣根性(螺旋力)”挥手诀别。即使是在文艺作品中,这也几乎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榨成橙汁都比这靠谱得多。

    爱因斯坦在他的后半生,都在致力于研究能够统一微观粒子间四种相互作用力的“大统一理论”,但直至生命的终点也未能如愿。如果谏山创在他的作品中也进行了类似的尝试,那么就算结果无法令人满意,过程也无疑是勇气的赞歌。好在文艺作品毕竟不是科学,可以杜撰出架空的设定方便创作使用。开头所提到的《天元突破》,又给出了怎样的答案呢?

    给我记着,这钻头将会在宇宙上开出一个巨大的风洞
    那洞会成为后来者的道路
    把已经倒下的人们的愿望 还有未来人们的希望
    把这两种心情全都织入双重螺旋之中 挖出通往明天之路
    那就是天元突破!
    那就是红莲螺岩!
    我的钻头 是突破天际的钻头啊!

    西蒙给出的方案,可能是所有文艺作品中,人类“对抗熵增”最疯狂的计划——

    滴入一杯水的墨汁会逐渐扩散至相对稳定的状态,但如果将这杯水倒入更大的一杯水,原本停滞的扩散便会重新开始。在“反螺旋族”眼中——宇宙是“世界上最大的一杯水”,因为不存在“比宇宙更大的水杯”,没有和外部进行能量交换的条件,体系才会由于“熵增”走向终极的“无序”。这种“封闭的宇宙观”正是“热寂”假说成立的条件。而在西蒙眼中,宇宙是不设限的,他凭借核心钻头从幽暗的地下来到地上,最终奔赴天空和宇宙。每一次故事舞台的进化,都是对“小杯变大杯”这一过程的重现,浩瀚的宇宙对他来说,仍然不是“世界上最大的一杯水”。

    西蒙在宇宙中“开洞”的计划,意味着不断进化的“螺旋力”,最终会打破宇宙的“封闭性”。让宇宙同外部做功、自身熵减成为可能。系统的“熵”因此无法达到极大值,宇宙也就永远不会走向名为“热寂”的终点。这,就是《天元突破》,这,就是“突破天际的钻头”真正的含义。

    回到《巨人》,谏山创曾说这是一个“成长礼”的故事。如果由此联想八年前富野由悠季对谏山创的抨击,也许这个成长的仪式不单单是献给故事里的角色,同时也是献给小时候一度沉浸于复仇快感的作者自己。那么在作品中与代表这种意志的“巨人起源”彻底诀别,无论对于艾伦还是创哥而言,都是这场成长注定迎来的结局吧!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字且不嫌麻烦的话呢,还可以去//www.bilibili.com/video/BV1gU4y1x7YS 点赞和关注UP!谢谢观看!

     3 ) 《巨人》最终季e07~09个人观感

    事先声明,本人会以漫画党的角度来看待《巨人最终季》每一集动画的制作水准,从原作漫画角度出发来解析动画改编制作中优秀与不足的地方,同时涉及大量剧透,观看本篇文章须谨慎。
    作为一个原作漫画粉丝,我不得不承认,MAPPA所带来的《巨人最终季》第一集的制作水准真的让我非常满意。尽管我接下来的评论会有不少的挑刺段落,但首先必须感谢MAPPA的制作人员敢接也愿意去接《进击的巨人》这个烫手山芋,同时最终动画质量又是如此亮眼。真的,真心感谢MAPPA,满足我们巨人粉的这份热爱。
    但并不代表我就会“纵容”MAPPA在动画改编中所犯下的错误,一些分镜演出和方向上的问题我仍然会狠狠批评。

    第一~三集长评:《巨人》最终季e01~03个人观感

    第四~六集长评:《巨人》最终季e04~06个人观感

    第十~十二集长评已更新:《巨人》最终季e10~12个人观感

    ——————————————————2021.2.10—————————————————————

    最终季第九集「义勇兵」

    本集观感:一般般。

    就字面意思,既没有多好,也没有多差,属于MAPPA的正常发挥。

    先说说本集的改编内容:对应漫画106一整话,以及107话大概9页的内容(主要包括尼科洛去萨沙墓前悼念,帕岛高层囚禁义勇兵,以及兵长带领吉克到巨木之森的剧情)。大概是1.2话一集的改编量,对于以文戏为主导的「帕岛篇」,还算合理。

    同时本集的改编思路印证了我的一个猜想:最终季动画的剧本改编上可能会把同一角色在不同话的剧情聚集起来,从而让观看体验更加凝练。对于故事上错综复杂的「帕岛篇」来讲,这样的改编思路很大程度上可以让动画党理清思路。

    那么是否可以预测一下,接下来的几集中会不会特地把贾碧与法尔科的经历浓缩到一集之中,好加强观众对贾碧这个角色的印象,并借此种改编来成功传递创作者想通过贾碧这个角色所传达的理念。

    所以我真正感兴趣的部分,是濑古浩司将如何整合接下来大量文戏的剧情,如何处理角色之间的戏份占比,并恰当分配好足够的剧情爆点。

    第九集可以单纯看作是为接下来剧情进行铺垫的过渡集,所以能讲的东西真的不多,毕竟本集也很还原漫画内容。观众只需要去认真吸收剧情,梳理角色关系即可。

    尤其要注意谏山创的原作故事和濑古浩司的情节安排,通过集中尼科洛的戏份来引出萨沙一家人的故事;通过集中兵长和吉克的戏份,引出接下来的“砍猴2.0”之战(奇袭马莱那次不算,毕竟双方都在演);再通过104调查兵团、岛内军政高官和义勇兵们的戏份,引出接下来错综复杂的政治斗争。动画党们,准备好迎接“地狱”吧。

    那么直接进入正片解说:

    开场伴随着阿尔敏的台词,动画的时间线跳转回三年之前,马莱首支先遣队前往帕岛调查,被岛上军队埋伏的回忆。漫画中谏山创对进击巨的比例画的就已经很失真了(为了追求视觉效果倒可以理解),只不过我没想到动画可以画的更离谱。

    这一卡是最离谱的

    关于帕岛众人回忆这段,动画直接把吉克所提出的条件内容删除,只保留了军政高官们听完条件后的反应。不知道这段谈话内容会不会在下一集进行完全补充,来适应现有的改编节奏。

    以及几个我非常感兴趣的分镜也未出现....

    漫画中对地鸣的展现在动画这段被删去,可以理解,估计是想把资源全部集中在地鸣篇的大场面之中

    这个恶意的身高对比我真的很想看啊....

    漫画中欧良朋果给调查兵团讲解港口的台词在动画中用画外音旁白解说的方式一笔带过,为了尽量精简台词,提高叙事效率吧。

    不过,巨人蹦迪这个黑色幽默满满的分格倒是有保留,满足了。

    阿尔敏超大巨在最终季里是第二次出场,动画效果不错。

    萨沙狼吞虎咽海鲜这段,动画组特地加强了尼科洛的戏份,给了他好几个表情特写,也让后面他亲自前往萨沙墓前的行为更加合理。

    到了漫画的名分镜,动画也很清晰的点出了这个剪辑前后所对应的因果关系:当初艾伦的一意孤行,是否间接害死了萨沙。当然了,漫画党现在再看这个分镜,又能品出另一层意味。

    这个分镜也被删去了,好可惜....

    动画中吉克与兵长在马车上的谈话有一个蛮有意思的演出:在两人对话停止后,先是完全沉默了四五秒的时间,然后让子安武人用小心翼翼的语气试探询问“能不能别再瞪我了”。这种幽默化的处理也是本集值得夸赞的一点。

    接下来讲讲角色作画,依旧很稳,没有什么真正称得上是崩坏的部分(你顶多说角色走形,崩坏真的不至于;还有,远景省略≠崩坏!)。

    至于最后艾伦照镜那幕,怎么说呢?在此之前,MAPPA基本上把所有16伦的样貌都画的特别好看,可偏偏是最后一幕,漫画中艾伦颜值巅峰的一幕,他反倒做的很一般。

    你看前面这些铺垫画面画的多精致

    结果最期待的这一卡给我画成这样

    对比一下漫画真的差太多了

    虽然这一幕在BD里大概率会进行画面修改(也可能不会),但我还是很想吐槽MAPPA一句:为什么那么多常规部分你做的优秀,反而是这种名场景发挥的不温不火呢?

    为什么我会如此纠结这一幕的效果?仅仅只是因为艾伦的身材吗?那根本就不是重点!哪怕这个分镜是中景镜头,也绝不应该让艾伦的眼神变得如此平庸。看看吧,哪怕是在漫画中,艾伦的脸只占了这么一小块的面积,读者仍然可以透过那双眼睛清晰的看见这个角色所背负的重量,以及持续前进的坚定意志。为何读者们会如此喜欢艾伦这个角色?这一张已经给出了答案:由完美肉体和自由灵魂交织而共同构成的角色魅力。

    在本集90%的内容中,MAPPA成功还原了艾伦的表情神态,却在最后时刻拉了垮,我真的无法理解。

    个人评分:7.3

    ——————————————————2021.2.3—————————————————————

    最终季第八集「凶弹」

    怎么说呢,这一集绝对是《巨人最终季》到目前为止整体观感最好的一集。

    MAPPA终于做出了这种可以媲美前三季水准的以文戏为主导的动画单集(至少在我这里,观感不输「朋友」「旁观者」与「那一天」,略次于「白夜」)。

    直接从改编内容说起:本集对应漫画104话最后七页,以及105话整话。所以换句话说,就是MAPPA第一次用一整集的容量去改编一话漫画的内容。讲真,在经历了第三集的剧情删改灾难之后的我,完全不敢想象MAPPA以及背后的制作委员会能同意这种“一集一话”的动画改编选择,简直太奢侈了(仔细想想前三季,好像也就「战士」「地下室」「墙的另一边」这几集是“一集一话”的改编)。而这样的决策对动画观感的提升效果也是十分明显的,在充足的动画播放时间内,制作组可以把更多的心思放在分镜演出、氛围营造这块,而声优也不需要一昧的赶台词了,可以全心全力去演绎角色在特地环境下的情感,这对观众而言是最好的结果。

    而根据官方公布的九到十二集标题「义勇兵」「正论」「虚伪的人」和「引导者」来看,接下来几集又会是平均一集两话或一话的改编决策,当然也有可能把「义勇兵」中对应的两话漫画内容进行删减,挪到之后三集的剧情中,好充分舒缓叙事节奏。同时,各位漫画党可以试着先想象一下动画时间线的展开,看看濑古浩司会如何改编这段暗流涌动的剧情。

    到了第十二集,时间线反而退回了漫画108话,让人好奇

    当然,这一集对很多漫画党而言会十分复杂:如果本集做的好,是一种折磨;如果做的不好,是加倍的折磨。不过好在MAPPA选择了前者,让观众觉得他们对角色所宣泄的情感是值得的。

    本集一开始莱纳与艾伦的巨人战经过反复观看后可以确认:进击巨依旧是3D,而战损铠巨却出乎意料的用了2D手绘制作,能看出MAPPA的手绘铠巨是非常精细的。而到了后面的「帕岛篇」艾伦与莱纳还会有一场激烈的战斗,不知道那时MAPPA会如何处理。

    在正式夸本集之前,要说一个非常明显的问题:从本集7分40秒到11分这段大约三分二十秒的时间里,全都是贾碧与法尔科的对话和回忆部分,对观众来讲,他们更有可能会奇怪这两人在说了这么多台词后居然还能追上飞艇。

    所以这段就涉及到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当漫画内容转译成动画时,经常会有受限于台词阅读时间而被拉扯的观看体验。在漫画阅读时,作为读者来讲我们会自行决定个人的阅读节奏,同时运用对话框进行视线引导,可以很好地压缩阅读时间,提升阅读体验(对话框所占的面积和字体粗细的变化同样是高效的视觉叙事手段)。而到了动画中,那些模糊的阅读时间将被转化成具体准确的对白时间,每一句台词都必须被实打实的由声优念出来。对很多漫画党而言,这种不同载体的不同阅读/观看时间差异会直接影响他们的观看体验(当然在这种比较紧迫的情况下对动画党也是一样)。当然了,这个问题在绝大多数的漫改动画中其实都或多或少地存在。

    不过有一说一,动画演出也得背锅。为了避免大量台词所造成的枯燥乏味的感觉,必须在分镜设计上下功夫。而MAPPA在这一段用的镜头基本都是标准正反打和高处俯视远景镜头,其实某些台词可以插入与之对应的回忆镜头来丰富画面信息量的,但MAPPA偏偏选择了最保守的做法,不是很满意。

    接下来讲讲本集主要角色的表情作画:非常满意。

    首先是主角三人组在飞艇上无言的再会,基本还原了原作漫画中的神韵。

    与第三季的对照反差

    还有一处细节改动,漫画中看到艾伦被踢后阿尔敏直接阻止三笠,而动画则为阿尔敏增加了与三笠同样的反应后才让他阻止三笠

    而笨蛋三人组的表情也很用心,还特地为三人组之间的互动加了一个让的嫌弃表情。

    所以第八集光就表情这块应该是目前最终季水准最高的一集,无论是愤怒、悲伤还是惊愕,MAPPA都画的很准确,也能让观众直接感受到角色们的心境。

    而大量的眼睛特写镜头也起到了直接放大情绪表达的作用,是本集文戏如此出色的重要原因之一。希望MAPPA在接下来的「帕岛篇」能够继续保持。

    当然了,艾伦的眼睛依旧是那么黯淡,这点就真没必要继续坚持....

    但也不是说MAPPA在本集的表情作画基本是完美无缺的,有一处小细节他们未能还原:漫画中兵长在看到艾伦这幅满不在乎的模样,是带有一份痛心无奈的复杂情感,动画中好像只有对部下擅自行动的愤怒与鄙夷。感觉这方面动画还是不能完全还原谏山创所画的角色神态。

    漫画中还有一个艾伦瞪大眼睛的分格,结合后面剧情来看应该也是自己窥见的记忆与未来重合后的惊讶,动画没做出来有点遗憾

    至于本集的重头戏——萨沙被枪杀的这段,可以看出动画组在分镜演出上下了很多心思。

    上一秒飞艇内还是欢呼喧嚣的环境音,从贾碧滚入飞艇内开始,配合音效自然流畅的过渡到“静音”效果,切到角色的反应镜头,随后切回贾碧,放大枪响和子弹击中躯干的声音效果,整个画面氛围塑造一气呵成。

    同时动画还特地放大了子弹击中萨沙后贾碧懵逼的状态,可能也在有意暗示贾碧开枪杀死萨沙的行为只是“巧合”

    之后贾碧拉栓换弹这个镜头,能明显感觉到作画非常流畅,不知究竟是转描还是真实系作画,但效果绝对赞。

    截的动图不能很好地表现这个动作的流畅感,建议各位还是反复观看原片

    接下来这几卡的作画也很有看头:从空间上看,这里特地让镜头从靠近眼睛的位置往后移动到枪口,非常明显的纵深运动(好像隐隐约约还能看出一点滑动变焦的感觉)。这就属于那种“疯狂炫技但不容易被察觉”的优秀演出设计。双方同时射击后,制作组特地利用子弹反弹的轨迹,来顺势把镜头切回让这边,你可以明显感觉到两颗不同子弹的轨迹形成了一个非常精妙的声画匹配剪辑,加强观众对这两枪的印象。

    然后相较于漫画,动画也特地画了贾碧被调查兵团暴揍的画面,算是给观众一个情感宣泄口吧(就是可怜法尔科了)....

    也不知道谏山创在设计这一话的台词时,是否有刻意去模糊萨沙口中“肉”和“尼科洛”的界限所在。

    至于本集最后告知萨沙死亡的段落,动画特地强调了科尼开门的动作,还着重展现半边流泪的这个行为,不知是否为了这句台词对应而相应做的改动。

    在看原作漫画时这个分镜给我的感觉就是“无声悲鸣”,很高兴动画还原了这一点,无人声,仅有《call your name》的伴奏,将这一集的情绪渲染到顶点。

    之后MAPPA还特地把萨沙的那段回忆给重画了,天空的颜色也从晴朗的天气改成了重悲伤氛围渲染的黄昏。

    在第六集的长评中我曾经提到过:本人非常怕到了萨沙那段重头戏部分,制作组能把艾伦那个痛苦的似笑非笑的表情真的画成真笑。好在,动画组没有让我失望,无论是表情的把控还是梶裕贵的演绎,都精准的抓住了艾伦这个角色在此刻的痛苦,MAPPA终于在深层次触及到了该角色的精髓所在。

    梶裕贵这一段的苦笑像是在从骨头里尽力挤出痛苦一样

    可能有观众会疯狂纠结这个问题:萨沙当初对敌方孩童的手软是否直接造就了她的死亡?这种“马后炮”式的推断与揣测显然是不合适的,从萨沙手软到萨沙死亡这段时间内,有太多太多的不确定因素可以从根本上否定这个问题,也有太多太多条剧情分叉可以无限延伸。那为何谏山创要选择这条看似能直接连起这条“因果报应”的剧情发展呢?

    那我们沿着这个问题的思路继续推导,让对法尔科的手软,是否也直接决定了他没有死于贾碧枪口下的这一结果?对敌方小孩同样的选择,为何会发展成两种截然相反的结局?与其纠结萨沙死亡究竟是哪些角色的责任,倒不如去好好想想,谏山创为何要让角色做出这样的选择,又为何要让各自的选择发展出这样的结果,一昧以上帝视角去评判选择的“正确性”真的可行吗?

    或者说,“正确”的选择是不存在的,每一个选择都会带来相应的代价,你只能去做出让自己「无悔的选择」。这个道理在前三季中已经通过巨木之森和玛利亚之墙夺回战讲的非常透彻了。

    至于很多人,我的观点是:要正视这些剧情给你带来的愤怒与悲伤,并接受它。在保持自身愤怒的同时,也要去看见角色的愤怒,并通过理清故事内的种种脉络,了解这种愤怒是如何毁灭另一个角色的。说白了,要允许观众展现对某个角色的愤怒,但也得避免枯燥乏味的观点表达(类似与“XX biss”这种)。

    同时,也不要把思考止步于角色的死亡上,角色死亡后所产生的一系列连锁反应甚至更加重要:对于104期的伙伴来说,萨沙的死是他们与艾伦分道扬镳的标志;而对杀人凶手贾碧而言,之后的剧情将让她看清马莱与帕岛之间的民族真相,并真正意识到自己的所作所为到底带来了什么(几乎是与莱纳完全一致的心路历程,所以我一直会把这两个角色进行反复比较)。而对《进击的巨人》这个故事而言,萨沙的死宣告着「马莱篇」的结束,故事将进入更加复杂的「帕岛篇」,对那些热爱这群调查兵团的观众来说,会是地狱之行。

    倒不如庆幸吧,萨沙死在这里从某种程度来讲,反而是谏山创的一种温柔(吗)....

    所以谏山创高明就高明在这里,他不会让角色的塑造在其死亡之时停止,反而能在死亡之后的剧情里通过各种记忆闪回来让角色形象进一步完善,把角色的意志传递给其他人。同时你也能看清他/她的死亡是如何影响其他角色的剧情发展的。又是如何通过对角色死亡的审视来让他们面对自己的本心,这可是谏山创的拿手好戏。卡露拉与埃尔文的死亡就是最好的例子,关于他们的剧情绝对不会止步于死亡,在反复的质问声中,那些生者做出选择,并继续前进。

    这句话几乎是有关谏山创笔下角色死亡刻画的最好写照

    说的再直白一点,谏山创是个非常擅长利用角色死亡的漫画家。

    不过在动画制作staff的访谈中有明确表示,对谏山创来说,马莱篇之后的一个剧情挑战就是希望读者能够喜欢上贾碧这个角色。而谏山创也承认自己并未把这一点做好,漫画124话中贾碧与萨沙背影重合的画面就是证明。但那一幕本该是个令人心情复杂的泪点,实际观看体验却像是个槽点....

    所以巨人漫画马莱篇之后就真的是无可置疑的完美吗?当然不是,问题依旧存在,而谏山创对贾碧这个角色的刻画就是核心问题之一,这个锅确实得由创哥来背。

    接下来的故事将正式进入「帕岛篇」,和「马莱篇」类似,前期大量文戏铺垫,军队、民众、敌国势力,暗流涌动,随后进入戏剧高潮,冲突一并爆发,那些政治格局都被悉数摧毁,走向最难以预料的结局。在「凶弹」之前,可能还会有很多观众去纠结于动画制作的问题,而「凶弹」之后,基本争执的都是每个人对剧情和角色的不同理解。

    无论如何都必须承认一点:就通过目前观众的反应来看,谏山创画漫画的究极目的算是达到了,而接下来的剧情是动画党的地狱,也是谏山创的极乐之乡。

    为了伤害读者

    个人评分:8.8/10

    ——分割线——

    下面来给本集挑挑刺。

    一、漫画中艾伦直接给兵长踢得嘴角流血了,结果动画完全就是没事的样子。

    哪怕是一帧一帧的截也没看出任何流血的样子

    二、漫画中波洛夫师团长在看到贾碧后只是犹豫了一瞬间,仍然维持着瞄准的姿态;而动画特地加了一个因为惊讶而缩手的动作,感觉很没必要。顺带一提,感觉贾碧这个滑铲的动作做得也不是很好....

    三、我真的再也不想看到第五集地下室谈话那些拉胯的表情作画了,尤其是在和第八集进行对比的情况下,实在是不堪入目。只希望BD能对地下室的表情进行修改,真的太难看了....

    ——————————————————2021.1.27—————————————————————

    最终季第七集「强袭」

    本集观感:很不错,非常不错。

    说起来MAPPA也真是奇怪:你对第三集莱纳回忆与第五集宣战回抱以重大期待,结果他偏偏就做的平平淡淡;你失望放平心态,结果他又能把第四集日常过渡回与第七集这种大场面做好给你看。就蛮无语的,有时候你也真的不知道该拿什么样的心态去面对下一集。

    至于之前网络上那些有关讲谈社不给MAPPA更多制作时间等传言,就先不提这些传言的真实性如何,对于《巨人》这种等级的动画来讲,肯定会有工期紧张的问题。而在日本动画业界的现有环境下,原画师数量不足也是事实,不是单纯的靠经费就能够解决的。所以MAPPA采取的应对方式也很实在:牺牲部分集数的表现力,等到BD再进行画面修正;随后把省下来的时间与资源倾注在重要的集数上面(再看看第六、七集的实际演出表现,愈发觉得MAPPA可能真的把「宣战公告」当成“过渡回”了)。也正如曹导所言,现在的一切选择都是目前动画制作条件限制下的最优解。

    首先是改编内容,本集对应漫画102~104总计大概两话的容量(其中op前的段落对应漫画102话最后十页,而本集结束在莱纳变身那幕)。由于这三话都是由动作戏主导,所以叙事节奏上没出什么问题。而按照现在的改编思路来看,104话最后八页的内容大概率也会放在第八集「凶弹」的op之前。但下一集的结尾具体会停在哪个部分就很难预测了,因为原作105~106都是极其精彩的文戏,改编难度很大,而且我对MAPPA能否完整还原部分分镜的意味这点表示怀疑。

    首先讲讲角色这块:上一集中角色脸部走形的问题基本都不存在了。MAPPA直接往本集加了14个作画监督,其中有11个都是隔壁《体操武士》的人马,可以说是空降救场了。在工期不足的前提下直接采取“人海战术”来避免角色的走形问题。而最终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第七集几乎所有面部特写都特别好看。

    看看这个数量恐怖的作监表...

    让让子与萨沙一如既往的好看。

    三笠确实好看起来了,这一集颜值飙升。

    而阿尔敏毫无疑问是本集帕岛方的颜值担当。

    至于兵长,我仍然怀疑MAPPA对大鼻头是不是有什么执念...

    至于艾伦,倒是没那么呆楞了,但发际线仍然过于靠后....

    进击巨的形象依旧是往“恶魔”这块去塑造的,但颜值确实要比上一集好看了许多。

    唯一的瑕疵就是张嘴这里感觉还是过于呆愣

    当然了,莱纳仍然是MAPPA最用心去画的一个角色,厨力满满。

    在看漫画时我以为莱纳自闭这段的背景色和巨人驾驶舱内的色调会一致,没想到动画中的实际效果会选用玫红色

    面部纹理非常细致

    至于动作戏这块,平心而论,水准要比上集更好,可以看出MAPPA在把有限的资源往大场面这块集中发挥,也说明他们是真的有认真做《巨人》的。但无论如何,谈论第四季的动作戏必须认清一个前提:最终季的动作戏水准是不可能超越前三季的顶级发挥的。在工期与人手的双重限制下,MAPPA所做出的绝大多数选择都是无可奈何下的最优解。选择三渲二技术来制作巨人战和立体机动镜头,确实能在画面质量下限这块把控好,但单场景画面表现力的上限就不可能与前三季的巅峰时刻相比较了。这是观众不得不接受的一个事实,而接下来我也会基于这个事实展开评价。

    首先是调查兵团躲避机枪扫射这段,当画面内有多人移动时可以看出用的是三渲二制作,而单一角色就是2D手绘制作,至于整体的视觉效果来看都不错。

    仔细看你还能看到士兵在空中被打成碎片只剩一只手的画面细节

    以及子弹破坏效果也很赞

    OP之后,直接就是一段立体机动的长镜头。3D的画面显得非常流畅,但总感觉缺失了一份视觉张力。我也不探讨更多,让观众自行评价。

    而且这一季很多立体机动镜头都采用了中近景的景别来呈现运动,也能看出镜头的角度有所限制,不像前三季那样突破各种想象力极限的360°运镜,这一点也需要观众去适应。

    一些有关漫画/动画PV/动画正片的分镜对比

    漫画中这一大跨页被改成了中近景镜头,同时利用血液作画来增强画面动感

    至于港口阿尔敏的核爆部分,算是在视觉张力上最还原漫画的一段了。

    而调查兵团解决车力巨人这段做的也是非常良心,不仅体现在爆炸戏的作画上,还加入了原创的细节:战车小队所贴的照片。正是这些细节能让观众感受到战车小队与皮克的战友情谊。

    注意,卡尔洛的身旁还放着皮克的拐杖;另外一个成员贴的照片应该是他女朋友的照片(通过发色可以判断出来)

    制作组还特地给让让子原创了一段滑铲

    核爆后的景象,动画组特地选用了血红为主色调,把超大巨恐怖的威力和满目疮痍的战争景象描绘了出来,非常出色。

    而且出乎意料的,MAPPA用2D手绘来制作阿尔敏的超大巨。仔细想想倒也合理:整个马莱篇+帕岛篇中这是阿尔敏超大巨唯一一次出场,如果要为此再去特地制作一套3D建模就显得多此一举了,还是用2D手绘比较经济高效。

    但个人对这个超大巨的效果还是有些不满的,上色的单调性未能体现其肌肉纹理,实际的运动效果也没有那么惊人

    顺便说一个我目前发现的动画规律:颚巨的动作戏部分往往是3D整体质量最好的部分。本集中颚巨痛揍艾伦这段就是最佳证明,撕咬与抓挠所体现出的力量感与速度感都很到位,三渲二技术整体非常流畅,还原了漫画中这种敏捷的特性。

    而“核桃夹”那一段,原作漫画讲究一个行云流水毫不拖沓,突出的就是一个“快”字,让波尔克与观众反应不过来,也能侧面体现艾伦第三次变身后体力有限,每一个动作都极其精简,高效而不留余地。

    动画则是加强了这一段的情感体验,延长观众的观看时间,重点渲染进击巨的暴虐形象。从头到尾就是重点突出三个字——压迫感。

    扯下颚巨手臂后,动画新增了一个手臂撞击房屋的破坏分镜,加强观众对这个行为的感受

    战锤破碎这段,画的真是精致美丽

    那么本集虽然在立体机动镜头这块仍然有些许遗憾,但整体的完成度是非常不错的,值得大多数观众的期待。

    而本集结尾处莱纳变身倒是让我有点诧异,本来看漫画以为当时莱纳体力不多无法去生成面部硬质化,所以才有了这么帅的铠巨,而动画的实际效果可以看出来是有一层较薄的硬质化附着于面部的,这部分的观感还是见仁见智吧。

    其实动画中是有画莱纳的瞳孔的,不过由于眼睛发光的设计,很难看清

    这里必须夸一下佐仓绫音和花江夏树两人的嘶吼声配的真好

    不过第六集中画面信息展现过快,动作与动作之间的逻辑缺失等问题依旧存在。

    比如战锤二次困住艾伦,艾伦用牙咬水晶,以及三笠一跃而起砍断颚巨双腿的镜头序列。

    原作中从三笠砍腿到胡桃夹这段,分镜和视线引导一气呵成,干净利落。

    动画则删去了三笠的心理活动

    或许是分镜安排和3D演出这块的调和出了问题,也有可能是为了NHK电视台的审查而刻意“规避”或是快速略过一些血腥镜头,这方面就暂且不作深入探讨。

    还有一个不满的点,就是漫画中法尔科得知其他两名伙伴死去后是有很明显的惊愕的,而动画中就显得很轻描淡写,不应该啊。

    动画里法尔科一扭头就没有更多表情了,好像毫不在意一样

    个人评分:8.3/10

    ——分割线——

    一些题外话:

    从目前最终季对进击巨的暴虐形象塑造来看,也能从细微中品出一些东西:制作组和背后的决策方在有意去“弱化”艾伦·耶格尔这个角色的复杂程度,把角色背后所背负的那层仇恨、恩怨以及时代和民族所共同造就的悲剧进行淡化,而这些因素相互纠缠冲突的意味也不得不隐藏。谏山创用大量的笔墨去描写地下室的文戏,就是为了让观众看清角色在每一个选择下复杂且无法分清主次的种种原因,那些台词设计、表情作画和情节对应都是为此而服务(所以「战士」与「宣战公告」是剧作上的完美对应,个人选择的背后都有无数理性与感性的交锋对峙)。

    当然不可否认,这种角色塑造上的深度与广度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观众的理解。于是MAPPA选择了一条稳妥的路:将视角继续锁定在个人仇恨与民族恩怨之间,把思想格局简化处理,引导观众的思考。这种改动牵一发而动全身,地下室对话平庸的话,那些与之对应的情节都要做相应调整,而进击巨的暴虐形象也是如此。而这部分改动也肯定是通过了谏山创的同意才执行的。至于原因嘛,可能是制作组不擅长做、没法做,也确实没时间做。

     4 ) 《进击的巨人》完结复盘:做出令你无悔的选择

    《进击的巨人》漫画结局出来后,批评它烂尾的声音成为共识,我自己也是对此感到遗憾的读者,谏山创亲手缔造了一部可能伟大的动漫,又亲手把它毁掉了,这可能是我人生中最意难平的动漫收尾,但还是谢谢谏山创,感谢《巨人》这部作品,这些年来,的确带给我太多的震撼和感动,如果不是过于喜欢,现在也不会被伤害得那么深,所以在这篇文章里,我不打算再重复《巨人》结局有多么烂尾的论断,还是试图结合整部作品的定位、作者的创作风格,来仔细谈谈《巨人》最后为什么成了一部令人爱之恨之的作品。

    《巨人》之所以被人寄予很多期待,是因为它从一部热血少年漫开头,迅速揭开了残酷世界的篇章,当观众以为这只是一部人类打巨人的热血故事时,原作者谏山创不断给人惊喜,直到地下室秘密被打开,“海的另一边”出现,《巨人》的故事达到高潮,它从单纯对勇敢、自由的歌颂,转向了对战争与和平、残酷与荒诞乃至人的存在意义本身的探索,涵盖了神学、宗教、哲学、历史学等领域的专业知识,正因如此,《巨人》不再是一部简单的热血少年漫,而是在许多篇幅中展现出不逊于文学经典的品质。

    如果要做一个横向对比,《进击的巨人》巅峰之作水准是在动画第一季。极致的燃衬托出极致的残酷,革命般的歌谣渲染人命如草芥的窒息。调查兵团新兵信誓旦旦,激情配乐响起,常理来说是要大杀特杀了,但巨人飞扑一下就把人类踩死,哪怕是老利威尔班最杰出的成员,在女巨人面前也如同蝼蚁。我到现在都忘不了《巨人》第一集带来我的震撼,但比它更令人惊叹的,是《巨人》从第一集到第三季结束(对应《漫画》的前90话),完成了从热血少年漫到一部成熟、宏大的严肃文学作品的进阶。有太多名场面值得一遍遍回顾:铠巨撞墙、艾伦母亲之死、进击的巨人守护城门、人类对巨人第一次胜利、老利威尔班团灭的恐怖、艾伦与阿妮战斗、莱纳和贝尔托德叛变、团长断臂、团长最后冲锋、利威尔第一次刀削猴巨、地下室秘密、海的另一边等等,《巨人》前三季留下太多震撼场面,它浓缩了最酷的燃和最惨烈的绝望。

    如果说《巨人》第一季达到了95分的层次,那么第二、第三季至少也维持在了85分以上的水准,WIT制作的前三季当之无愧是日漫总统山之作,而漫画的水准巅峰延续到了马来篇,以宣战公告、艾伦现身作为结束。马来篇之后,《巨人》进入收官,谏山创力有不逮,无力于驾驭“战争与和平”这样宏大的主题,而只能以“自由探索”作为收尾,对艾伦、阿尔敏、希斯特利亚这三个漫画后期重要人物的心路历程描写采用谜语式书写,到了结局干脆烂尾,将艾伦、尤弥尔、莱纳等人物的魅力大大削减,故事的格局也从“战争与和平”降格到日本似的反战观念,谏山创不是一个军国主义右翼,后者指的其实是日本政治势力里的鹰派,把谏山创这个漫画家说是右翼分子,并不准确,谏山创反映的其实是大部分日本人对战争的观念,即:战争是残酷的,上一代人的错为什么要下一代人承担。可惜的是他没能跳出这种普通观念的局限性。

    与其说谏山创是认为这种开放式结局在艺术上更为高妙,不如说在设定了诸多高能设定后,以及在更新压力与漫画篇幅的限制下,谏山创逐渐发现自己无法控制住这盘大棋,只好把棋势收窄,回归到他最擅长的对自由、勇气这些价值的表彰。

    问题的根源在于谏山创把控不了托尔斯泰小说式的主题设定,在作品的思想程度上距离陀思妥耶夫斯基类型的作品也有所差距,他的思想深度不及他的漫画技巧。尽管《巨人》用了一系列高能设定震慑读者,比如与北欧神话、犹太历史的互文、立体机动装置、艾尔迪亚人与马来人的历史纷争、路里的尤弥尔等,乃至巨人这个设定本身,但是落在思想的实处,当去掉花活,真刀真枪地去比较对宗教、神学、政治与历史问题呈现的深邃程度,《巨人》距离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经典小说仍旧差了一截。

    不必对谏山创神话或者过度贬低,将其作为一位想象力丰富、构思细腻、作画分镜功力了得,但也有自身局限的作者即可。《巨人》最大的局限从怪诞虫出现那一刻就已显现,当人类深刻的意识形态分歧、民族分歧、对记忆的模糊处理方式,被简化为“消灭怪诞虫,消除巨人之力”时,尽管这套说法在《巨人》的世界观里是可以自圆其说的,但它失之于浅显、方便,本质上是回避了复杂问题的安全收尾策略。

    艾伦试图寻找一个消灭怪诞虫、解救艾尔迪亚人,又不被怪诞虫察觉的方式。这个计划只有阿尔敏、希斯特利亚可能知道,其他人受限于信息接受的偏差,误认为艾伦背叛了自己的理想。所在漫画最后部分,要彰显艾伦行为的价值,阿尔敏和希斯特利亚是决定性的两个人物,只有他们能帮助艾伦澄清,在历史叙述上重塑艾伦的定位,这种历史叙述权的不同,决定了漫画中人类历史到底是把艾伦定义为“恶魔”,还是一个自由与反抗的象征。

    谏山创无法控制时间闭环叙事,也在两个复杂问题上败下阵来:第一,如何终结巨人之力,实现战后威慑状态下的和平。(参考现实中小国家利用原子弹与大国周旋);第二,如何重新确认艾伦的正向价值,赋予艾伦和调查兵团行动的意义。如此,贯穿全季的调查兵团意义才不会被辜负,一代代调查兵团成员的死亡才不是一场虚无,对艾伦与调查兵团的肯定,关系到《巨人》这部作品在读者群体里的风评。毕竟,有太多读者当初是被调查兵团勇敢而无畏的选择吸引,是被那对自由的不断探索,甚至不惜献出心脏的执念所打动。这是《巨人》的灵魂所在。但可惜的是,在结局里谏山创没有给出更令人惊喜的答案,反而把艾伦这个主角写出了一个“为达目的连自己的亲人都能害死”的争议人物,使得艾伦过去对自由、对解放的表达都成了一场笑话。

    在《巨人》的收官阶段,读者希望谏山创回收设定,把坑填完,但在谏山创看来,很多情节可能不是坑,而是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他已经交代,只是细节太隐晦,需要读者回头寻找。另一种就是在他眼里那就不是坑,而是一种开放式的写法。

    前一种,比如“利威尔为什么一定要杀吉克,对杀死了诸多调查兵团成员的阿妮却网开一面”,这一点很多“巨学家”已经回答,在漫画最后几话,利威尔是不愿意正面看阿妮的,因为他对阿妮还有私人的恨,他没办法原谅,但作为调查兵团的骨干,从全局考虑,他的理性又告诉他,不杀阿妮,才是更加正确的选择。利威尔是一个在关键时刻依靠直觉的人,他屡次看到过吉克谈起人命时,那无动于衷的冷漠面孔,也看到过阿妮作为女巨人吃人时流泪的瞬间。所以在她眼里,阿妮虽然迫于立场,做出令他痛恨的事,但他心里知道,阿妮是一个人性并未泯灭的人,阿妮也不过是这场悲剧的承受者。

    后一种,就是艾伦为什么选择发动地鸣,他的意图到底是怎样的?谏山创通过很多细节交代,但他也不会真的给出一个绝对的回答,他可能只是,通过艾伦、阿尔敏、希斯特利亚乃至其他人对艾伦的评价,来呈现一个复杂的、不同解释视角下的艾伦。只是,考虑到谏山创的笔力问题,他最终已经无法对“战争与和平”这类宏大议题有更深入的阐释,对于艾尔迪亚民族的未来,谏山创无力回答,也不会吃力不讨好地尝试回答,他最终采用的是一个开放式的结局。

    如果我们以认真的方式回顾这部作品,大部分人都能欣然承认动画前三部在想象力、故事结构、节奏感、人物塑造和音乐上精湛绝伦的水平,同时也会清楚地意识到,谏山创在马来篇以后的力不从心,在120话以后呈现出的“赶工”状态,这导致《巨人》最后20话的节奏明显更加凌乱,在人物塑造和故事逻辑的严密度上大打折扣,地鸣发动后的作战戏,给人一种快点打完收工的感觉,太多的人物、太多的任务,本来200话结束更为稳健的内容,被压缩到139话,导致《巨人》失去了前期稳健的叙事节奏、缜密的故事编排以及丰富的人物塑造。

    可以预见,当结局出来那一刻,很多观众会大呼《巨人》烂尾,如果说马莱篇之前,《巨人》的完成度有九分以上,其立意、结构之高妙,甚至比《钢之炼金术师》《棋魂》这些日漫经典有过之而无不及,那么马莱篇之后,准确来说,从艾伦看到大海,《巨人》世界观空前拉大开始,谏山创就屡屡出现力有不逮,也让《巨人》的完成度呈现下滑。《巨人》依然会是一部动画经典,但它没能达到本可能企及的高度。

    最后我想补充的一个视角是,《进击的巨人》其实是一部可以跟《狂人日记》对读的作品。艾伦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原来这艾尔迪亚的历史,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所谓《巨人》,就是吃人的历史与终结吃人。所以艾伦的动机一直是很纯粹的,向往自由的少年,要让整个民族实现自由,而要真正实现自由,就要结束这吃人的噩梦,把人类从巨人的梦魇中解救出来。

    所以要弄明白,巨人化是怎么回事,艾尔迪亚人变成巨人是从何开始。说怪诞虫,和说尤弥尔,都只说了一半,准确来说,是怪诞虫扩张、繁殖、恐惧于被毁灭的本能,跟尤弥尔渴望挣脱奴役,追求生命的价值,却又在被初代王欺骗、沦为战争工具后,怪诞虫的本能与尤弥尔的绝望结合,成为了巨人梦魇的始作俑者。

    但是,本来尤弥尔是可以一死了之,从源头扼杀怪诞虫的扩张的,奈何初代王利益熏心,渴望巨人之力绵延子孙后代,实现艾尔迪亚帝国千秋稳固,才想出了子嗣分食尤弥尔的法子,结果尤弥尔的始祖巨人之力又被分化为九大巨人,怪诞虫的力量因此弥漫整个艾尔迪亚民族,它寄居在始祖巨人拥有者本体,而每一个吃过尤弥尔,包括吃人者的后代,都会被怪诞虫的力量影响。

    怪诞虫隐喻了人类繁衍、扩张的一面,尤弥尔则是人类向往自由而不得的一面,而初代王,代表的就是人类历史上源源不断出现的奴隶主,那些渴望征服、奴役、统治他人的欲望。所以,如果从小的说,是奴役的环境培养出了吃人的人,往大了说,大地恶魔隐喻的就是人类自己,尤其是人类性本恶的一面,是人类的暗面造成了吃人的噩梦。因为这一层寓意,《巨人》不是纯粹的热血少年漫,而是一部作者承载了足够野心、讨论面涉及社会学、神学、哲学、宗教和人性本身的作品。《巨人》的历史,其实就是人性之善与人性之恶不断抗衡的历史,是人类为什么犯下如此多恶行,又仍然具有存续意义的历史。当然,对地球来说,人类存不存在并不重要,但对人来说,这是一个存在价值的问题,它很难有解法,但每一个试图追问的人,都有着执拗的可爱。

    所以,最终的结局是不会有解法的,因为人类到现在都解不出来。或许,当艾伦窥探记忆,发现自己已经看不到下一代进击的巨人记忆时,就已了然自己的宿命。但是,进击的巨人仍会延续,因为所谓进击的巨人,就是每一个人,都有平等的追求自由的心。


    最新更新:

    《进击的巨人》漫画结局出来后,批评它烂尾的声音成为共识,我自己也是对此感到遗憾的读者。谏山创亲手缔造了一部可能伟大的动漫,又亲手把它毁掉了,这可能是我人生中最意难平的动漫收尾,但除了烂尾,我们还能怎样讨论这部作品?《巨人》的结局究竟是艾伦眼中的现实,还是艾伦死后,阿尔敏对历史解释权的夺取?原本仅仅被认为是热血少年漫的《巨人》,为什么能成为一部引起轰动的作品?

    我们做了一期对《进击的巨人》全面复盘的播客,从《进击的巨人》结尾说起,细致分析谏山创的创作优缺点、《巨人》的伏笔、人物、世界观,以及它为什么会成为一部让人爱之恨之的作品。

    收听链接://www.xiaoyuzhoufm.com/episode/607a778ecd1b5613786a1b87?s=eyJ1IjoiNWYyMjZjMWM2Y2FhYjI2ODE1NjdjMTNiIn0%3D%0A

    【本期主持】

    宗城:被谏山创打脸的退役巨学家

    【本期嘉宾】

    北辰:文学研究生,可怜的巨人老粉 王子:谏山创受害者联盟成员 侍禹廷:业余看动漫的教育研究者

    开场观点精华

    00:26《进击的巨人》代表了现代人的愤怒 01:27 现代人看起来更自由,但其实更不自由了

    结局讨论

    02:18 艾伦这个形象在塑造上有一些割裂

    07:22 艾伦才是母亲之死的始作俑者? 11:17 海外读者对弑母这个细节的反映没有国内那么强烈 14:37 谏山创画这个结局是要故意恶心读者? 18:00 仔细分析艾伦的人物塑造问题 23:00 艾伦发动地鸣,屠杀世界大部分人口,成了导致他人设崩坏的主要原因 24:40 艾伦的计划无法拯救艾尔迪亚人,反而彻底让艾尔迪亚人成为人类公敌 32:37 三笠这个角色后期篇幅很多,但情报量很少,阿尔敏才是结局的叙述者 35:33 尤弥尔困在路里的原因 37:58 尤弥尔顿悟的伏笔 41:15 谏山创在结局的共情性上处理地非常糟糕 43:00 谏山创画这么一个恶心人的结局,是故意的还是被逼的?

    对《巨人》整部作品的讨论

    44:37 讲谈社跟谏山创的关系

    46:22 鸟在动漫里有什么寓意? 46:51 鸟是最自由的? 50:30 莱纳是《巨人》塑造最成功的角色,但在结尾的最后出场出现了崩坏 53:52 复盘艾伦完整的计划 57:40 当地鸣出现时,《巨人》的烂尾已经开始了 1:00:27 谏山创的长处在于分镜、伏笔、画面的电影感 1:02:20《进击的巨人》最开始是一部环保主题漫画? 1:03:30 动画与漫画的对比,动画里的神来之笔 1:06:40 Mappa和Wit的对比:Wit掌握了又燃又虐的精髓 1:12:24 谏山创救了Mappa的风评 1:14:50 日本漫画里经典的烂尾作品 1:16:40《钢之炼金术师》为什么能成为漫画界之光 1:19:25《巨人》的现代人的愤怒宣泄出来,而《钢炼》特别克制 1:22:10《巨人》能火跟现代人的精神困境有深刻关系 1:25:20 自由的悖论:丰富反而让现代人更不自由

    【本期提及的书目或动漫、影视作品】

    《卡拉马佐夫兄弟》《进击的巨人》《钢之炼金术师》《攻壳机动队》《Eva新世纪福音战士》《火影忍者》《叛逆的鲁鲁修》《旺达幻视》《海贼王》《鬼灭之刃》

    【本期配乐】

    片头:《红莲の弓矢》 片尾:《Call of Silence》

    【本期剪辑】空心菜 【本期文案】宗城

    感谢收听。如果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在小宇宙爱发电订阅我们,也可以到豆瓣、微博、喜马拉雅等平台关注宗城的同名帐号,还可以到公众号关注「宗城的小黑屋」以及通过推文下方的赞赏码或支付宝(1620067734@qq.com,蔡宗城)给我们打赏,打赏费用将用于支持团队小伙伴的劳动。合作请联系1620067734@qq.com。

    备注: 笔者和朋友最近在做一个播客,除了对《进击的巨人》的讨论,也会涉及其他文艺作品和公共议题,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们的公众号“宗城的小黑屋”、小宇宙账号“席地而坐”,以及微博“阁楼上的宗城” 。加入相关会员群,阅读更多完整版内容,可以添加微信czc1566

     5 ) 《进击的巨人》超深入评析:“荒谬”的巨作,“自由”贯彻始终

    《进击的巨人》没有烂尾,关于“自由”的主题贯彻始终。

    139话一出来,可谓骂声一片,许多人恨不得想冲去把谏山创的温泉变成化粪池。可明明直到138话,大部分读者依然认为这是一部非常棒的作品。

    确实,从商业漫画及编剧的角度来说,139话圆得不好:既没有能让读者“爽”,部分角色也明显与之前有所割裂,表达的思想亦有争议——然而,这真的就把整部作品枪毙了吗?

    其实我们只要捋一捋《巨人》到底在讲什么,就不难得知,139话其实是对全篇合理的收束,主题的表达完整且前后一致,那就是“自由与生命意义”,而且富有存在主义的色彩。

    残酷而美丽的世界: 世界荒谬、人生痛苦,但值得一过

    《巨人》的世界充满了苦难。两千年前,始祖尤弥尔作为艾尔迪亚帝国的奴隶,痛苦地生活在世,只希望得到弗利兹王的爱以及能够自由地生活。直到一次偶然,怪诞虫与尤弥尔结合,赋予了她巨人之力。这种力量打破了战场上的平衡,令艾尔迪亚帝国得以一家独大,整个世界都陷入了受艾尔迪亚奴役的苦难中。然而直到尤弥尔死亡,她也仍然是王家血脉的奴隶,被困在路中,继续给后代提供巨人之力。

    然而世界并没有因为统一而实现和平。没了外敌,九大巨人各怀居心,彼此斗争,所以就算艾尔迪亚帝国很强大,苦难还是继续蔓延,仇恨的链条也越来越巨大。传到145代弗利兹王,他看不下去了,才联合战锤巨人自导自演了一场戏,把大量艾尔迪亚人带到帕拉迪岛上,用围墙围起、清除记忆,希望能够远离纷争,安静地度过艾尔迪亚人最后一段时光。

    不过纵使清除了艾尔迪亚人的记忆,在围墙内“重新开始”,不再有敌国争端、有足够的自然资源、有信仰(墙教)、有高度统一的意识形态/世界观(教育、政治宣传)、有宪兵团维持秩序等等,世界也并没有因此变得美好:世界只是变小了,生活的底色仍是苦难。

    知晓真实历史的贵族阶层,靠着整个墙内世界的人民供养,尽享荣华富贵,而到当民众大量死去,他们根本无动于衷,只关顾自己的利益——整个岛中失去记忆的艾尔迪亚人,不过是上层贵族吸血的对象。这一点在兵长番外篇的地下世界显得更加强烈——贫困、底层的人连阳光都不能拥有。

    至于墙外呢?世界并没有因为始祖巨人隐退而能够免于被巨人支配。拥有了巨人之力的马莱,接替了艾尔迪亚帝国的位置,成为了又一个压迫全世界施的霸权。马莱在拥有了力量之后,由曾经的受害者变成了加害者。

    雷贝里欧收容区的艾尔迪亚人,从生下的那一刻,就背负着“原罪”,面对的是整个世界的欺压、凌虐,并且只能为马莱卖命,不幸的会被变成无垢巨人当作武器使用,最好的结局是努力竞争成为下一任智慧巨人的继承者,为马莱侵略其他国家,换来剩下13年寿命、家人稍好的待遇以及作为“荣誉马莱人”的虚假尊严。

    那么对于马莱以外的人类而言呢?没错,他们是巨人之力的受害者,是被侵略的一方,但是一切战争罪恶的根源是巨人之力而已吗?我们不妨代入现实:落后就要挨打是没错,可是先进的科技、军事并不是侵略战争的根本原因,力量本身是中性的,只是一些国家有了力量之后,热衷于用力量来剥夺他国人民的自由、压迫其他民族,以谋取自己的利益。

    巨人的世界很现实,并不存在什么单一的“世界之恶”,没有把一切过错推给怪诞虫,击杀某个大boss也不能解决一切问题。世界所有的罪恶,归根结底源于人性。巨人之力只是引发纷争的导火线,只是造成了力量的不平衡的一个契机,以致令人的恶更加肆无忌惮地爆发。

    如果哪一天,世界上的军事科技强大到能消灭巨人,那么马莱恐怕不仅仅是霸权陨落那么简单,马莱人是很可能遭遇血腥复仇的,到时沦为奴隶、失去自由的可就变成马莱人身上了。这也是为什么,马莱对科技的进步极为焦虑,非夺回始祖不可。

    我们回过头来看,打败了艾尔迪亚帝国的马莱最终变得和艾尔迪亚一样残暴。可以设想:如果有一个国家最终凭先进的科技击败了马莱,而且一家独大,那大概不过是又换了一个国家来压迫全世界而已。人类总是在奴役他人、彼此仇恨、不愿理解,人类的苦难其实源于人类本身,而是不论过去或现在,不论是墙内还是墙外,不论是艾尔迪亚人还是非艾尔迪亚人,甚至不论有没有巨人之力,苦难都是永恒且无解的。世界的荒谬,正正体现于此。

    那么,既然苦难常在,“美丽”从何而来?为什么人生仍然值得一过?

    确实,世界是荒谬的,但我们又能在生活中,切实地感受到美好。

    这些美好的事物也许并没有什么意义,也许只是微不足道的事情,像是:

    库沙瓦与吉克玩起了抛接球;

    阿妮的父亲被阿妮揍倒在地,却高兴地笑了起来;

    莎夏是那样地爱吃尼古洛做的菜;

    阿尔敏喜欢雨天在家里读书,喜欢和艾连、三笠在夕阳下赛跑,墙外的沙之雪原、火焰之水、冰之大地也令他向往;

    艾伦为三笠围上了围巾;

    甚至只不过是诞生在这个世界上而已,因此才有经典的那句:“诞生了在这个世界上,就已经很伟大了——你看他多可爱啊。”

    正正是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事情,让人觉得生命值得一活,让人有了理由去对抗世界的荒谬,不愿放弃活在这个世界上。

    我们都是某些事物的奴隶:对荒谬的遮蔽

    比世界的荒谬更加可怕的,是“遮蔽荒谬”。存在主义的观点认为,世界是非理性、混乱、无意义的,不存在先验的价值和秩序,但是人类偏又总是对世界报以理性的呼唤,希望这个世界是有目的、有意义的,尤其希望自己承受的苦难是有意义的——而“意义”永远不可得,因此世界与人的纽带,就是荒谬。

    当人无法认清世界荒谬的本质,反而总是寄望于虚假的、本不存在的意义,这就是“遮蔽荒谬”。当荒谬被遮蔽了,人就无从反抗,不能投入生活,乃至失去自由,即肯尼所说的“每个人都是某些事物的奴隶”,例如:宏大的历史叙事、民族仇恨、盲目的爱情、泛滥的物欲、扭曲的权力欲等等,这种对荒谬的遮蔽会压迫人性,进而加剧世界的苦难。

    在《进击的巨人》中,对荒谬有三大遮蔽:墙、大叙事与仇恨

    帕拉迪岛上靠高墙外加记忆清除、洗脑,令艾尔迪亚人得以安安稳稳地生活,看上去挺好,虽然还是不自由,但总比成天打仗好。可是,墙内的安宁是脆弱、随时可能被打破的。就像加缪的《鼠疫》所写的城镇,安定、繁荣之下,有着潜在的灾难(鼠疫),一旦爆发,就会夺去一切,将荒谬暴露出来。因此当墙壁被打破、巨人来袭时,平静的生活被不讲道理地破坏,至亲莫名其妙地死去、财产灰飞烟灭,人生苦难的真相,马上被摆在眼前。

    大叙事

    因为接受了一套“艾尔迪亚人是恶魔”的叙事(注意,这本质上不是仇恨:菲没有杀人,墙内的艾尔迪亚人之前也没有杀过马莱人),马莱及全世界都欺压着艾尔迪亚人,甚至放狗咬死艾尔迪亚人也没什么不可以。

    雷贝里欧收容区的艾尔迪亚人,与帕拉迪岛其实很像。马莱人为他们建设了集中营高墙,并且进行意识形态洗脑,通过教给他们错误的历史,让艾尔迪亚人自己也认为自己就是恶魔,同时创造一个虚假的意义/希望:只要成为荣誉马莱人,为马莱作出贡献,就能洗刷罪孽

    相信马莱鬼话的人,如早期的贾碧,热衷于为马莱的侵略战争建功立业,沉醉于杀光帕拉迪岛的艾尔迪亚人,而不考虑敌人其实是和自己一样的。贾碧认为这样就能洗刷自己本不存在的罪孽,从而令艾尔迪亚人自由,这就是她最大的意义——而当她与卡娅对峙时,当她知道地鸣即将踏平世界时,她才逐渐意识到自己一直以来相信的一套历史大叙事是多么可笑,世界又是多么荒谬。

    在此意义上,早期的莱纳也是如此。他想当英雄,认为抢回始祖、灭了帕拉迪岛,就能拯救世界,同样是被大叙事遮蔽了双眼,无法看见世界的真相。相比之下,一心只想回岛上见父亲的阿妮,比莱纳清醒得多。

    仇恨

    格里沙由于妹妹被马莱人残杀,他受到了仇恨的遮蔽,誓要对马莱人进行复仇。而他在加入了地下党后,更开始相信另一套大叙事:“推翻马莱,解放艾尔迪亚人”,这就是他的意义。

    结果,他强迫吉克为了自己的“宏图大愿”成为战士,一定要继承巨人,而从未考虑过吉克自己的意愿与所需,令吉克痛苦不堪。

    直到后来被流放到帕拉迪岛,格里沙才有所察觉:他重新建立生活,发现最值得的,其实是身边的妻子和儿子艾伦。这时他终于认清了世界而的荒谬,不再执着于抢夺始祖——后来受艾伦影响所作的事是后话了。

    正如肯尼所说:每个人都是某些事物的奴隶,不然根本活不下去。人在面对一个荒谬、无意义的世界时,总是找一些东西来欺骗自己,通过投身某种建构出来的意义来遮蔽荒谬:家国大义、历史叙事、名利、享乐……这便是肯尼所说“每个人都是某些东西的奴隶”的根本含义。

    而当“对荒谬的遮蔽”被撕破时,人就宛如跌落深渊,失去方向。

    所以贾碧一直相信的价值观破碎时,怅然若失;

    所以兵长砍完猴,心里空荡荡的;

    所以当莱纳通过与104期同学的生活,意识到岛内的人不是恶魔,而自己杀人如麻时,恨不得自杀。

    杀光岛上的巨人,有海对面的敌人。把海对面的人都杀光了呢?人就获得了自由吗?人就从荒谬中解放了吗?并不会。人的痛苦、世界的荒谬依旧,只是世界变小了,纷争还将继续,人并不会因此得到自由。达成某个目标,消灭某些人,根本不可能消弭荒谬。地鸣灭世如果成功,也不会带来救赎、不会实现自由。

    吉克倒是认清了世界的荒谬,但最终选择投身虚无主义,干脆彻底放弃生活,把人生目的等同繁殖、延续,所以断定安乐死才是艾尔迪亚人最好的命运。换句话说,吉克投降于荒谬。

    然而他到了生命的最后才醒悟:如果只是为了玩投球,他也会选择降生在这个世界上。“天气真好啊,要是能早点这么想就好了。”

    那么,到底怎样才达到自由呢?如果世界无意义,生活中的美好如此脆弱,命运又无法违抗,人该怎么办呢?

    唯一的方法,就是“撕破对荒谬的遮蔽”,然后反抗。唯有当清醒地认识到世界的荒谬,无关结果如何,仍不断地前进。就像遭受永罚的西西弗斯,虽然永远徒劳无功地推巨石上山,但也要藐视诸神,直面荒谬,反抗命运。

    如此,人就获得了真正的自由。

    为了自由,不懈地战斗:我反抗,故我们在

    “自由”一词,有着非常丰富的含义。而艾伦不断演变、逐步推进的自由观,很好地诠释了自由的含义。

    最开始,艾伦只是想走出墙外,看看美丽的世界,破除物理限制,这是一种消极自由;艾伦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能力,精进战斗技术、巨人之力,从而更好地达到自己的愿望,这是在追求积极自由;墙破之后,艾伦要杀光巨人、打败政敌,后来希望杀光海对面的敌人,这些都是在追求免受他人宰制的自由。然而,即便如此,人似乎还是没有得到彻底的自由。

    因而《进击的巨人》关于自由的论述,实则有着更为哲学层次的含义,即:实践人的自主性

    存在主义认为,人之所以为人,在于能意识到自己的存在,而且人作为个体,并没有先验、确定的人生、价值、原罪。而存在是先于本质的,人的本质,是人通过不断地选择、实践来创造。这种自主选择的过程,正正是人类自由的体现。

    虽然帕拉迪岛的艾尔迪亚人遭受高墙围困、记忆清除、洗脑,但仍有人自发或受人影响之下,觉醒了自由意志。这里面有不服现状的矿工、质疑历史的老师,当然还有向往墙外、追求真相的调查兵团。

    虽然受到围墙围困,但是有别于大众,艾伦、阿尔敏还是想出去看看,格里沙与妹妹菲则在那一天走出了收容区。

    虽然科尼很想复活妈妈,但是他选择飞身救下阿尔敏。

    虽然艾尔文一生最大的夙愿就是了解到世界的真相(墙内人类的幸福和自由是其次),但是他在最后一刻,选择放弃私欲、真正为人类献出心脏。

    虽然兵长很想救活艾尔文,但最终选择成全他。

    虽然救世小队的成员们曾互相为敌、杀害对方的同伴,但最终选择放下仇恨、偏见、大叙事,齐心协力阻止地鸣。

    虽然三笠深爱艾伦,但她选择向艾伦挥刃。

    在各种困难的抉择前,人通过选择与实践,塑造了自己,并且为之承担责任——这正正就是自由的体现。

    格里沙、艾伦是自由的,不是因为他们继承了进击的巨人,所以他们追求自由,而是他们追求自由,认清了荒谬并且反抗命运,所以是进击的巨人。

    阿尔敏、三笠、艾尔文,乃至后来的救世小队全员,所有认清了荒谬,不再受仇恨、大叙事遮蔽的人,他们就像受命运折磨的俄狄浦斯、永远推着巨石的西西弗斯,就算充满的苦难命运必然发生,也仍要反抗,那他们就是自由的。

    就算他们失败了,他们什么也没有达成,意义仍会由后人继承。斩断仇恨之链,突破大叙事,藐视不可违抗的命运,这种反抗会最终能让人与人连结起来:“我反抗,故我们存在。”

    所以每个时代,不懈追求自由的人,就是“进击的巨人”。

    撕破对荒谬的遮蔽,反抗无法改变的命运,体现人的自由,并且投入生活,这就是《进击的巨人》最重要的主题。

    因此139话结局实际上是合理而且在主题上前后统一的。世界虽然没有得到和平,帕岛也仍由主战派、耶派主导,但这并不是在表达“战争是对的、应该的”,只是呈现了一种非常现实的结局。

    反而结局中不乏对战争的揶揄讽刺:当民众狂热地要发动战争时,画面中的记者、希琪、萨夏父母等人不以为然,阿尔敏主角团等人也在致力缔造和平。只不过,斗争、对立是族群之间的常态,帕岛和马莱双方仍有大量沉溺于民族仇恨与历史叙事的人,他们执意继续战争,所以就算经历了惨痛的地鸣,世界仍不会达成和平,这也是对“荒谬”的一个写照。

    而有关结局情节的争议,其实一切非常残忍的选择,包括地鸣灭世、弑母,都是为了最终达成让尤弥尔能够看到“三笠自主地选择砍死艾伦”这一条件,否则就永远都无法消灭巨人之力。

    虽然这一点很多人吐槽,但其表达的想法并不与“自由”的主题冲突:尤弥尔渴望弗利兹王的爱,所以她一直在路中阴魂不散,在世界上维系巨人之力。因为这种执念,她失去了自由,沦为王族血脉的工具和奴隶。

    而三笠对艾伦的爱其实和尤弥尔很像,这种爱令不论三笠还是尤弥尔,都失去了人应有的独立、自主。救世小队出发前,阿妮和三笠曾讨论过,如果最后非杀掉艾伦才能阻止地鸣,三笠会否反过来保护艾伦? 那时的三笠是觉得就算全世界死光,她也要守护艾伦,在所不惜。换句话说,三笠出于盲目的感情,沦为了艾伦的奴隶。

    因此当三笠能够作出选择,她能够为了“正确的事”(人类的自由)杀掉自己最爱的人,尤弥尔便释怀了两千年以来的执念,也就得到了解放和自由:她不用再当爱情或弗利兹王的奴隶了。

    这一点,其实和艾尔文团长在生命的最后选择带头冲锋而不是去地下室看真相,本质上是一样的:为了人类的自由/正确的事作出选择并实践,自己就不再是“某些事物的奴隶”,也就获得了自由。(虽然看起来沦为爱情奴隶的说法比较low......)

    而让阿尔敏当救世主、消灭巨人之力的意义是什么?就是最终让艾尔迪亚人不用再背负先天的恶魔之名,从而让他们今后能自由地定义、创造自己。但是为了实现艾尔迪亚人、伙伴们的自由,艾伦选择牺牲80%的人口。这确实存在道德的诘难,其实有点像电车难题,而艾伦就是手握拉杆的人,不论他怎么选,例如:

    A.彻底灭世

    B.灭80%人,达成消灭巨人之力的条件

    C.和三笠私奔,不管艾尔迪亚人死活

    D.其他任何不达成让巨人之力消失的选项,包括一开始不吃妈/吃小贝/通过地鸣震慑全世界同时发展帕岛等等

    在道德上都存在巨大的争议,而且结果难以预料,无法断定长远而言哪个更好(艾伦不能看到死后的未来),因此是无解的局面。最终,艾伦出于种种原因,包括私心以及“我也不知道的原因”(可能是意识受尤弥尔影响),选择了灭世并让救世小队阻止他。

    至于帕岛的阿尔敏、让、科尼、兵长等人和马莱的阿妮、莱纳、贾碧和解,很多人无法接受,不过这其实正正应了“走出森林”、“斩断仇恨之链”,他们从“对荒谬的遮蔽”中获得了解放,所以并不是一个特别有问题的情节。

    许多人对于阿尔敏“感谢”艾伦的屠杀,以及艾伦对大屠杀、弑母的轻描淡写,非常毁角色。我认为这里确实存在一些角色塑造的割裂,如果多几个画面表现他们的挣扎,就会合理很多,可能是由于篇幅不足,随便收尾了事。虽然谏山创自己大概也不在乎读者的不满,但这些瑕疵并不至于推翻整部作品一直以来要呈现的内核。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到了139话结局,作品本身并没有认同地鸣这种“通过剥夺他人自由来实现自身自由”的做法,也没有合理化、提倡战争,仅仅是呈现了非常现实的一幕:人什么也不会学到,地鸣完该斗争还是继续斗争,世界的荒谬无解,但是总有像阿尔敏主角团等自由的人继续反抗命运。

    在完成主题表达以外,《进击的巨人》确实有许多不符合公序良俗的情节,例如种族屠杀、弑母、罪人得到善终等等,这一点在中国的舆论环境下又会被加倍放大,可能就不仅仅是“伤害读者”那么简单了。所以如果你强烈地认为,文艺作品最终要倡导“公序良俗”,自然会难以接受这些情节,但这又是另一个话题了,无关“烂尾”或“主题表达”。

    以上就是我对《进击的巨人》全篇的解析,如果觉得有收获,还请点个有用,谢谢各位。

     6 ) 《巨人》最终季e10~13个人观感

    事先声明,本人会以漫画党的角度来看待《巨人最终季》每一集动画的制作水准,从原作漫画角度出发来解析动画改编制作中优秀与不足的地方,同时涉及大量剧透,观看本篇文章须谨慎。
    作为一个原作漫画粉丝,我不得不承认,MAPPA所带来的《巨人最终季》第一集的制作水准真的让我非常满意。尽管我接下来的评论会有不少的挑刺段落,但首先必须感谢MAPPA的制作人员敢接也愿意去接《进击的巨人》这个烫手山芋,同时最终动画质量又是如此亮眼。真的,真心感谢MAPPA,满足我们巨人粉的这份热爱。
    但并不代表我就会“纵容”MAPPA在动画改编中所犯下的错误,一些分镜演出和方向上的问题我仍然会狠狠批评。

    第一~三集长评:《巨人》最终季e01~03个人观感

    第四~六集长评:《巨人》最终季e04~06个人观感

    第七~九集长评:《巨人》最终季e07~09个人观感

    ——————————————————2021.3.9———————————————————————

    最终季第十三集「森林里的孩子们」

    本集第一观感:依旧是那些老毛病,MAPPA文戏演出的老毛病....

    第十三集改编内容为:漫画110话前六页吉克讲述拉加哥村村民变成巨人的真相,111话后30页,和112话第1~17页,33~37页的部分。总计大概是1.3话一集的改编量。

    而下一集中,估计会涵盖“兵长砍猴2.0”与“主角三人组对谈”的文戏武戏双高潮(我一般不把马莱那次砍猴叫“砍猴2.0”,因为那本质还是演戏)。等第十四集放送完毕之后,《巨人》最终季part1最后的戏剧高潮就算结束了,接下来的“希干希纳区空袭”与最后的「地鸣篇」就得等到part2才能看到了。当然,在经历了这么多之后,我已经对MAPPA的动画成片效果不抱任何期待了...

    那么主要聊一聊本集文戏改编与原作漫画的差异所在。

    首先是餐厅的场景差异,原作中包间与走廊之间是用两扇木门去间隔开来的,而动画则改成了没有任何遮掩的圆弧拱门。漫画中阿尔敏的行为逻辑链条“听见异响→推开门缝→发现异常→叫来其他伙伴”是非常完整的。而到了动画中,什么遮掩都没有,任何响声都可以被轻而易举的察觉到。于是我们看到,动画的演出效果就是阿尔敏非常突兀的就直接站到了包间内,直接呼喊其他伙伴过来。直接改编建筑空间结构,然后弱化这个结构所形成的角色行为逻辑,MAPPA这么改编我真的看不懂....

    另一点,就是尼科洛将刀递给萨沙父母的时候,是特地把刀调转过来,保持着刀口对准自己,刀柄递给别人的姿势的。而动画中这种刀口对着别人的改动实在是太不讲究了,动画组可能是想去强调尼科洛这里过于情绪化而忽视了礼仪细节,可以说得过去。但在漫画的设计中,尼科洛看到萨沙父母后冷静了下来,把复仇的权利转交给他们,而这个递刀动作恰恰就是他维持冷静理智的最佳证明。

    卡亚持刀刺向贾碧这段,本来三人正常的姿势被制作组改成了三角站位,于是最终呈现的结果就像这样,整个画面非常别扭诡异。

    另外,这一段卡亚的表情作画实在是用力过度了,狰狞而丑陋

    说到表情作画,这里又得批评一下MAPPA,仍然是相同的问题:“谏山线”用力过度。在很多关键的文戏段落,制作组无法彻底还原漫画中角色表情的细腻神态,只能通过在角色面部疯狂叠加谏山线的方法来还原,但这又显得角色面部的线条过于杂乱,导致观众在观看途中出戏。

    最反感的部分就是脖颈处阴影部分仍然要加非常突兀的竖线

    动画与漫画的对比,可以看出画面表现力的差距

    为什么要在昏迷的法尔科的眼窝处加上这么怪异的竖线啊....

    顺带提一下,本集中的弗洛克相较于漫画来讲,表情更加“颜艺”了,更加轻蔑放肆了。虽然效果的确不错,但总感觉像是对弗洛克这个角色的刻意“丑化”,是否证明MAPPA的立场真的是韩派与马莱派....

    对比原画稿,很明显可以看见在作画初期是完全没有加上那些生硬的机械线条的

    这里必须夸张一下小野贤章的演出,绝赞

    那有没有好的演出设计呢?也是有的。在巨木森林里,兵长的回忆画面特地被放置在了背景的几颗树,充当“银幕”的效果。这是非常有创意的演出设计,很好地达成了角色心理与环境的互动效果。

    PS:本集最美的仍然是皮克小姐姐....

    个人评分:7.0

    ——分割线——

    一些在正片中没有出现的回忆画面:

    ——————————————————2021.3.2———————————————————————

    最终季第十二集「引导者」

    本集观感:说实在的,我都不想写本集长评了,感觉很没必要。

    第十二集的改编内容为:漫画110话第7~44页,以及111话前15页的部分,差不多是1.2话一集的改编量。

    相较于原作漫画,动画中的事件叙述顺序进行了改动,漫画中希琪与阿尔敏的对话被提前到动画op之前,之后便按照时间顺序接上伊蕾娜、韩吉和艺术家的剧情。

    与此同时,MAPPA特地把110话结尾皮克露面和111话韩吉等人前往餐馆的部分合并了起来,于是之前三集过渡回的不同势力、不同角色终于将要汇集,并在下一集「森林里的孩子们」中观众将会看见非常激烈的戏剧冲突,和谏山创所要表达的历史观念。

    这一段特地选用第六集结尾的配乐

    当然这一集删去了漫画110话中吉克对兵长讲述当年拉加哥村(科尼的家乡)村民变身巨人的真相,不过这一部分应该会放在第13或14集中补全。所以系列构成濑古浩司非常精明,他懂得如何把漫画中非线性多视角的故事情节进行分割归类,然后理清庞杂的故事线,并为其设计汇聚时刻的戏剧高潮。总而言之,我对濑古浩司的剧作改编的成果还是相当满意的。

    至于剩下的四集,按照标题「森林里的孩子」「残暴」「唯一的救赎」与「天地」来看,最终季part1已经确定停在马莱奇袭希干希纳区,莱纳与艾伦对峙的那一幕了。如此看来,第十三集将会是part1最后的文戏高潮,而第十四集就是part1最后一段立体机动大场面了,希望MAPPA能给观众最后一点惊喜吧(当然我是不抱什么期待的).....

    这个表情你最好给我重画.....

    首先我们来聊聊本集名场面的问题吧,目前围绕第十二集大部分的讨论也是关于这部分名场面的。

    真的很烂吗?倒也没有,仔细看还是能看出一些演出上的想法的:精致的朝霞背景,特地设置的背光镜头,让光线勾勒出艾伦与耶格尔派的剪影,整体视觉效果还是不错的;另外还把三笠阿尔敏在马车上的对白与这场戏一起弄了个平行剪辑,配合第八集配乐的变奏,氛围也渲染的相当到位。

    此处背景音乐用的是第八集贾碧法尔科登上飞艇的配乐,也是最终季目前我最喜欢的一段配乐

    更何况,在经历了第五集的地下室,第六第七集的3D进击巨,第九集的艾伦照镜图之后,我基本对本集艾伦半裸穿衣这个名场面不抱有任何期待。所以实际观看体验倒也还好,第一反应是“MAPPA这个名场景居然没做崩,可以”(期待越低,实际观看体验越好,说白了就是已经麻了)。

    但回过头来仔细反复观看,唉,依旧是我前几篇长评说烂了的问题:制作组对艾伦这个角色的理解出现了偏差。看看MAPPA是如何设计艾伦穿衣的动作细节:极尽浮夸的弓着背,大鹏展翅般高抬手,面部表情凝聚成一股帝王之气,仿佛要把整个艾尔迪亚收入囊中。怎么讲呢,“用力过猛”都不足以形容了,就像是把《巨人》后期的核心且极致浪漫的理想主义角色塑造成权力欲望高涨的军阀一样离谱。那个穿衣动作现在是怎么看怎么离谱,浮夸又浅显,也更加让我确信MAPPA是刻意把艾伦往一部分观众的喜好去塑造的,然后在这一过程中又丢失了更多这个角色深层次的精髓所在。

    现在看看PV这张,简直完美哇,气质拿捏的多准确

    至于动画正片的效果,看出了油腻军阀即将登基成功的感觉,或者说就是我冬天穿羽绒服手塞不进袖子里的感觉

    然后制作组还把这格经典分镜放在了过场情报里,上次战锤巨也是这么搞的

    也许是考虑到按照原作分镜来的话,画面与台词之间的衔接会比较生硬,所以选择了这种中景+近景慢动作的镜头设计,来让台词顺利衔接画面。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本集中艾伦与伊蕾娜秘密会面的画面中,艾伦竟然是丸子头。而漫画这里艾伦的形象是和18伦一致的散发状态。介于「帕岛篇」中各种复杂缠绕的故事线,以及通过回忆插叙的复盘来得出事件全貌的叙事手法,谏山创也是特地为艾伦设计了不同的发型,用于帮助读者更好的区分时间线。

    至于动画里这个发型的改动,我觉得就是制作组的锅。也别说什么“谏山创授意MAPPA改发型”这种观点,我反倒非常好奇一个专业的动画制作团队为什么会在这种剧情和角色理解方面出现如此差错,真的很诡异啊(反正最后看BD怎么画吧,到底是谏山创授意还是完完全全的作画bug很快就能知晓了)。

    还有一点,我看到第十二集终于确定,MAPPA给角色画的“谏山线”用力过度了。不知道为什么,单从视觉效果来讲,最终季动画的谏山线都非常死板,像是机械排列的感觉。类似隔壁大卫社JOJO动画里的“荒木线”,刻意夸张这种面部线条的作画效果,导致整体观感非常突兀。

    另外一个小遗憾,就是漫画中大艺术家的眼神暗示在动画里没有做出来。

    这一段通过角色的眼部特写,很自然的把读者的视线引导到椅子上

    动画中设计的视线引导还是偏弱,不够自然

    那本集真的那么不堪吗?倒也未必,至少希琪相较于漫画来说好看了不少。

    伊蕾娜与皮克一如既往的好看。

    皮克仍然是目前最终季动画的颜值担当

    艺术家死亡这一幕,酒井智史算是贡献了最近几集《巨人》少见的高水准作画。

    目前最终季part1还剩最后四集,而《巨人》这部作品在剧情上最震撼的部分要等到part2才能看见了。反正经历了这三个月的高强度追番写长评,本人的心态基本已经平到不能再平了,对接下来几集动画也没有任何期待了。

    但不管怎么说,最终季动画还是实打实的给漫画拉了不少销量的,就冲着这点还是值得感谢MAPPA的。所以你作为一个观众,如果真的想去深刻体会角色的心境,和作者想要表达的内容,去看漫画吧,那才是完整的《巨人》。

    当然倒也没有必要一直纠结MAPPA做的有多烂,毕竟,最终季能诞生到这个世界上就已经很伟大了。

    个人评分:6.8

    ——————————————————2021.2.24—————————————————————

    最终季第十集「正论」与第十一集「虚伪的人」

    在此先向各位《巨人》最终季的观众表示一下歉意,由于上周春节假期,本人要准备科目四的考试,所以没能抽出时间写第十集的观后感。外加第十集本身也较为平淡,所以打算在本周连同第十一集一起写长评。

    在内容上,这两集仍然是以文戏为主导的过渡集,强调文戏的节奏与铺垫,通过回忆插叙来把角色之间的关系和行为动机补完,并时刻影响着接下来的故事走向。

    当然,受限于动画一集24分钟的体量,某些场景和台词也不得不进行删减。所以就看系列构成濑古浩司在内容取舍上能否做到保留文本精髓,而就这两集的体验来看,还算令人满意。

    先说第十集主要改编内容:漫画107话第1~29页和最后一页,以及108话1~32页的内容,大概是1.4话一集的改编量。但仍然可见剧情删减,同时某些片段的节奏与台词也稍赶,导致本集主要观感比较一般。

    当然比较出乎意料的是,第十集会选择这个分镜作为结尾镜头。感觉制作组可能在刻意弥补前几集中“遗漏”的关于艾伦与吉克理念对照的关系镜头。

    而第十一集的改编中,则是以漫画107话39~43页作为op前开场部分,用漫画109这一整话作为本集故事主轴,然后集中108话33~38页贾碧与法尔科的戏份,并选用最后六页作为ed结束后的彩蛋。所以大致仍然是1.4话一集的改编量。但得益于精妙的情节编排和高质量的演出,第十一集无论是叙事节奏还是观看体验都是要比第十集好的。

    在上一篇长评中,我曾经根据MAPPA放出来的标题预测接下来动画十一、十二集会先播出帕岛内部的政治斗争,再去集中贾碧与法尔科的故事线。但我是没有想到,第十一集以「虚伪的人」作标题,改编的却是「引导者」的漫画内容。而根据下一集的预告来看,标题为「引导者」,对应漫画却是「虚伪的人」。

    这种更换标题的操作其实仔细想想倒也挺有趣的:也许制作组也在刻意通过对调单集标题来加强这种文本上的指向性。在漫画中「虚伪的人」是指在军政斗争中各色隐瞒自己真实目的的角色,「引导者」则是借由“萨沙—卡亚—贾碧”这层引导与救赎的讽刺关系来点题的。动画换了标题之后,是否可以看作「引导者」所意指的是艾伦,而「虚伪的人」直接把矛头指向贾碧和她背后的军国主义教育?这种文本上的对照关系倒也值得反复思考。

    关于贾碧是“虚伪者”的直接证据,自诩善良之人,却无时不刻不在利用他人的善良

    顺便这里再预测一下MAPPA究竟会在剩下几集中给出什么样的改编方案。就目前给出的第十一、十二集标题「虚伪的人」和「引导者」来看,接下来几集同样会采用1~1.5话一集的改编量,到第十二集最多能做到餐厅会面的段落。同时,考虑到在112话之前的「帕岛篇」都是由文戏主导,那么剧情台词的大量删减估计不可避免。目前透露说巨人最终季part1只有16集,按照现有的剧情推进速度来看,做到漫画116话结尾处马莱奇袭的大场面估计都很费劲,而119话的名场面更是不大可能。如果MAPPA以及背后的制作委员会真的铁了心要在剩下几集中把剧情推进到119甚至是122话的进度,那就意味着必然有大量精彩的文戏删减和赶节奏的现象,让观看体验大打折扣。

    悬得很,悬得很。现在看来part1停在艾伦与莱纳对峙那幕可能是最稳妥的选择。至于part2「地鸣篇」的收尾,可能也得等很久才能看到了(毕竟在工期限制下,MAPPA光是做完现有的16集就已经是竭尽全力)....

    那么接下来,先讨论第十集里一个比较值得注意的问题:关于MAPPA在动画中塑造的艾伦形象与漫画中的差异。先看看谏山创笔下的艾伦形象,从他走进地下室的那一刻,从他亲吻女王手背的那一刻,从他看海的那一刻开始,艾伦就很少再像过去一样那么明显的情绪爆发了。讲的再直接点,后期的艾伦基本全是司马脸,你很难从他的表情中找寻到大幅度的情感波动(所以第八集那个苦笑和本集夕阳下吐露心声的片段才如此关键,这是读者/观众理解后期艾伦心境的重要窗口)。从另一方面来看,这种将情感刻意掩盖的塑造可能会在某种程度上让读者对艾伦这个角色的理解更进一步,会有种以为他真正成熟的“错觉”(虽然确实如此,而且这种“错觉”还是通过与第一季艾伦动画形象的对比得来的)。所以在19伦冷酷的外表下,那些情绪外露的时刻(苦笑与脸红)就显得愈加珍贵。越是珍贵,就越能引发读者/观众去思考其背后的意义。

    比如开场艾伦被韩吉说烦这一幕,可以明显看出动画与漫画之间的神态差异。

    漫画里的艾伦面对韩吉的中二破解术已经不会再像16岁时那般崩溃了

    动画明显刻意加重了表情与眼神的愤怒感

    而中间与东洋国会议一段,这种差异性就更明显了:我是完全没有想到梶裕贵在配这一段时仍然具有强烈的攻击性,与我的预想差别较大(尤其是在参考漫画中艾伦的表情神态之后)。明明从16岁之后就已经看清了未来,情绪也逐渐内敛,不会再像过去一样悲喜全部交代出来(像是第一季很多人印象中只会吼的艾伦)。所以对我来讲仍然是违和的,当然只是个人观点,也许谏山创在旁听声优配音时觉得并无大碍。具体还是看观众如何感知。

    或许是负责指导声优演出的人有问题,16伦又回到了暴躁狂怒的15伦,这是很割裂的

    而本集中兵长的形象也是如此:漫画中兵长的神情明显更加无奈,表面上看并无多大情绪波动;而动画特地给兵长加了一个双手交叉的动作,以及鄙夷的眼神和不爽的语气。怎么说呢,漫画处理的是自嘲打趣,而动画呢,说得不好听点,像个怨妇。

    再看看站姿的不同,前者微微弓着背,而后者双手胸前交叉竭力把背挺直,两种情绪的对比太明显了

    而后主角小队商讨对策时,相较于漫画,动画特地把科尼那个极具压迫性的表情软化了,同时加强三笠的语气,等同于是把两个角色之间的神态对调了,当然制作组如果是为了让实际效果更加符合科尼与三笠的性格,那也说得通。

    至于夕阳下众人列车对谈的那场戏,整体来讲还是满意的,氛围情绪都很到位。唯一遗憾的就是MAPPA仍然没有足够的能力把漫画艾伦的表情所携带的情感转译成动画,这个真的、真的让我很纠结。

    刺差不多挑完了,那么接下来讲讲这两集中各种演出片段的特点。

    首先就是烈日下阿尔敏阻止萨沙喝光水的追逐战,画的非常可爱(算是第十集里我最喜欢的部分)。

    以及某位一般路过阿克曼

    在会议上,把漫画中清美女士流口水的动作改成了舔嘴唇。

    而本集中制作组还特地多次在画面里去强调“红酒”这个要素,加了好几个特写镜头,为之后两集剧情爆发埋下重要伏笔。

    第十一集,贾碧袭击看守的片段,作画张数非常高,动作很流畅,能明显感受到制作组对这个角色的用心程度(误)。

    后面莱纳苏醒的片段,制作组删去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动作....

    况且这一段的莱纳画的也不如漫画涩

    不过ed后马莱军方会议中这个台词与分镜的暗喻倒是有所保留。

    关于三笠童年被艾伦所救的回忆画面,MAPPA特地重画,整体氛围更加诡异惊悚。而且那句“已经没事了,放心吧”的台词也被改成了“已经没事了,三笠”。这种细节上的改动非常值得注意,是制作组刻意暗示三笠的记忆出现了偏差,还是说这是谏山创特地交代制作组的细节改动,为漫画结局埋下的伏笔?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这里的回忆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之后主角三人组对谈的情节走向。

    个人更倾向于这是三笠自身的原因,伴随年龄成长,透过不同的经历、心情和角度再去回忆同一件事会发现很多曾经被忽略的因素,关于艾伦天生残忍的一面也被挖掘了出来

    PS:不得不称赞一下KAJI的配音,同一句话能配出两种不同的感觉,太强了

    马厩里贾碧吃瘪一段做的特别有趣,满足了观众对该角色实质性的诉求。花江夏树这里配的三声“贾碧”特别好笑,尤其是第三声,那个无奈感太到位了。

    让让子,你做的好哇!

    而本集的重头戏,自然集中在贾碧与法尔科身上,针对贾碧与卡亚之间的理念冲突是本集的核心重点。所以在表情作画这块,MAPPA可是下了很多心思。

    居然还能意外在法尔科身上看见这种粗线条描边风格,真是怀念

    不用猜都知道又有人要说什么“右翼反战败”之类的言论了,先去仔细思考一下否认历史的某些日本网民与卡亚这种直接受害者的区别所在,再反复比较马莱与帕岛王族“五十步笑百步”的罪孽引导,以及艾尔迪亚人在战争中的用途是否真的出于自愿,他们变身成巨人的脊髓液又掌控在谁的手中。想清楚后就继续看,谏山创真正表达其历史观的部分在后头呢。

    接下来的一个重要戏剧高潮就是围绕着贾碧与萨沙一家展开,又会是一个让观众大吵特吵的剧情争议点。同时有很多把贾碧与艾伦进行比较的观点,这里我想说其实这种观点蛮离谱的。真正应该与贾碧进行对照的角色是莱纳,你可以把这两人在岛外与岛内的心路历程进行对照,惊人的一致。

    还有,也不要搁那纠结贾碧是否有“洗白”倾向了。讲真,后期《巨人》里的角色,无论是帕岛方还是马莱方,都早就没有“清白”一说了,都是非常复杂的,背负无数血债罪孽的人。也正是在这种前提下单个角色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破碎重组的过程才能如此有趣。

    哦,顺带提一下,这两集的很多背景都画的特别漂亮:

    第十集个人评分:7.3

    第十一集个人评分:8.3

    ——分割线——

    最后补充一些动画中被删减的内容:

    吉克向清美女士陈述自己是“艾尔迪亚复权派”的对话(也可能会在后面的集数里进行补全)。

    帕岛军政高层的部分对话内容。

    阿尔敏决定与艾伦谈话的更多深层原因。

     7 ) 复仇的意义——一个人见人爱角色的死亡与一部伟大作品的诞生

    萨沙是《巨人》中人见人爱的角色之一,我一直觉得她是《巨人》中的一股清流、一个独特的存在。这个基调从她第一次出场、面对魔鬼教官旁若无人地吃白薯的时候就奠定下来了。在其他角色一个个苦大仇深、全部背负着悲惨过往的情况下,唯有萨沙始终那么简单善良,一直保持着难得可贵的傻萌状态。在其他角色都执着于追求真理、自由、民族解放的情况下,唯有萨沙,关心的事是“有肉吃”。直到最后一刻,倒在血泊中的她也不忘喃喃自语“要吃肉”。我承认看到这段时,我忍不住哭了又笑了。萨沙就像一道温暖的光,她的离开象征着《巨人》开始走向彻底的黑暗。

    萨沙的死看似突如其来、毫无征兆,其实早有种种不详暗示。调查兵团在马莱的进攻进行的太过顺利,简直让人难以想象在四年前的夺墙战役中,他们几乎全军覆没。然而撤退后的调查兵团老成员们却一个个高兴不起来,按理说他们失去了那么多队友,总应该为胜利欢呼一下才对。结果反而是没有参加过战斗的新兵蛋子们欢呼雀跃,老兵们个个神色凝重。

    这大概是因为老兵们明白,在艾伦和阿明的带领下,他们在雷贝利特犯下了与当年莱纳、小贝和阿妮同样的战争罪。墙外三人组虽然是叛徒,但与他们同窗的几年还是在104期的生命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他们不可能像新兵那样把“海的另一边”的人完全当作异己。他们心里清楚,即使这场进攻对雷贝利特平民的伤害小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哪怕只有一个孩子不幸丧生,他们也永远失去了为自己辩护的权力。

    恰恰因为目睹过无数队友的牺牲,老兵们才更加能理解生命的可贵。发动这场进攻时,他们是有“自己或队友随时可能被杀害”的觉悟的。他们也知道这不会是结束,他们早晚会为这场胜利付出代价,到时他们将不得不再次被卷入战争,在“杀死敌人”或“自己被杀”中重复着看不到头的悲剧。

    这大概就是为什么当萨沙被贾碧射杀的时候,让没有愤怒地把贾碧和法尔克扔出飞船,他明白这么做是没有意义的,包括艾伦在内的调查兵团老成员们早已不是当年动不动就气急败坏为队友报仇的愣头青了。

    但这并不等于他们就放弃了为萨沙的死赋予意义,他们始终践行着艾尔文团长的那句名言——逝者死亡的意义是由铭记他们的生者所赋予的。其实纵观整部作品,无论是主角团还是马莱方的角色,都在践行着这一信念。只不过少不更事的角色们总希望靠立竿见影的行动达到效果,这种行动就是“复仇”;而经历过风风雨雨的角色们则明白,“复仇”所实现的仅仅是自己心目中的正义,却恰恰剥夺了自己所珍视的逝者曾经存在的意义。“复仇”所带来的快感稍纵即逝,留下的却是无限的虚空与悔恨。这就是为什么主角团即使身处乱世的漩涡,仍然试图为仇恨按下停止键。

    写到这里歪个楼。我记得金庸曾经写过一个故事,好像是《射雕英雄传》中的。故事是这样的:有一位后生,亲人惨遭仇家屠戮,仅有他一个人侥幸活了下来。他发誓无论如何都要为亲人复仇,却不禁为自己的武功低下深感愤怒。他觉得只有练出一套绝世神功,才能完成复仇大业。于是他躲到深山老林,经过无数个日日夜夜的苦思冥想、艰苦磨练,终于发明了一套绝世武功——《九阴真经》,但此时的他已是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了。当他终于踏上复仇之路时,却发现当年犯下血案的仇家们大部分早已归西。他找了半天,终于找到一个敌人,一个当年参与行凶的小姑娘,然而她如今也已经变成了瘫在床上、奄奄一息的老太婆。

    我们主角看着这个老太婆,突然感到毫无意义,他不杀她,她再过两天也就死了。他一下迷茫了,这么些年他一直把刻骨的仇恨当作鞭挞自己前进的动力,如今却仿佛走进了荒原。暮然回首,才发现自己的人生早已被仇恨所填满,而所有的恨指向的都是毫无意义的虚空……

    当时看到这儿,我就觉得金庸先生关于“仇恨”、“复仇”的思考是和我很像的。十几岁时,我就不明白为什么人们会那么热衷于看到犯罪分子被判处死刑,为什么他们那么喜欢寻找敌人、总有那么多恨意要宣泄。我不明白的是,如果我们每个人都终将迎来死亡,那么复仇的意义究竟是什么?深究下去你会发现,仇恨的人们总是声称他们是为了死者而恨,但事实上他们这么做是为了自己,期待能依靠仇恨、复仇填上自己内心的空洞。然而仇恨并不能带来那样的东西。事实上,就连那些如愿以偿地看到凶手被正法的受害者家属们都没有感到如释重负——凶手的死不仅没有让他们获得满足和快乐,甚至无法让他们达到内心的平静。他们会痛苦地意识到,仇恨已经把他们的心灵扭曲、玷污了,他们甚至没办法很好的回忆自己逝去的亲人了。当复仇完成后,那种由仇恨所引发的“毫无意义”方像重拳一样,猛击向他们。

    (以下含剧透)

    回到《巨人》,萨沙的父母显然明白仇恨的无意义,所以才有了后面的剧情。很多人讨厌萨沙的父母和104期竟然轻而易举地就原谅了贾碧,讨厌谏山创把贾碧安排成了一个救世主,并且特意画了一个她和萨沙重影的分镜。他们觉得这样的剧情没有达到“惩恶扬善”的效果。

    然而对于善良的、收养了好几个孤儿的萨沙父母来说,当11岁的贾碧出现在他们面前时,他们是否就已经看到了逝去女儿(年少时)的影子?第二季时,萨沙的父亲曾经告诫女儿,要“接受外来的人”,因为“世界是一个整体”。这样的父母有着与法尔克一样的世界观。他们会原谅敌人,他们不去恨伤害自己的人,这大概是心中充满仇恨的人永远也无法理解的选择。

    当然了,当萨沙父母知道女儿死亡的真相时候,肯定也有那么一瞬间憎恨过贾碧,但他们并没有把罪行简单的归咎到一个孩子身上,而是看到了这背后所包含的因果链——这是斩不断的世代仇恨作用在一个孩子身上的结果。《卡拉马佐夫兄弟》中有这样一句话——每个人都应该为他人所犯下的罪负责。萨沙父母肯定深谙其中的道理,所以在沉默了片刻后,他们阻止了萨沙恋人的复仇行为,并说出“让孩子们走出仇恨的森林,所有的罪恶与憎恨都由我们大人来背负”这样话。

    当看到这里,看到三笠为保护贾碧将她拥入怀中、萨沙的父母抱着卡亚痛哭的时候,我第二次为萨沙留下了眼泪。这时贾碧也哭了,我能感觉到从这一刻起她身上的某种东西真正起了变化。萨沙的死不是没有意义的,她的父母与104期的同伴一起为她的死赋予了意义。

    从这一刻起,《进击的巨人》在我心目中由一部牛逼的作品上升为了一部伟大的作品。它为我们当下世界的许多困境提供了解药,现实中有那么多人都被困于仇恨的森林,并意识不到这样的恨会把自己、会把整个世界引向何方。《巨人》用一部虚构的作品把我们带入每一个角色,去体验他们所经历的一切,让我们看着世界被仇恨一步步带入毁灭。也许看过这部作品的人会开始思考,也许思考的人越多,我们就越有可能避免同样的事情在现实世界中发生。

     8 ) 深度剖析萨莎·布劳斯: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她?

    深度剖析萨莎·布劳斯: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她?_哔哩哔哩 (゜-゜)つロ 干杯~-bilibili

    本文涉及《进击的巨人》第四季第八集的剧透,还没看的就不要往下看了。

    线

    线

    是的,萨莎死了。

    对动画党来说,这无疑是一个暴击,因为萨莎在第一季就登场了,陪伴我们度过了整整八年的时光,结果她还是没能陪我们走到最后。

    对漫画党来说也是一样的,虽然2018年就知道她会死,但真正在动画中看到这一幕的时候还是忍不住声泪俱下,毕竟萨莎是那么的天真无邪,那么的善良,然而她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

    虽然同样是调查兵团的士兵,但萨莎和其它人有很大不同。

    要说哪里不同,可能很多人会说她是吃货。

    那我们深究一下,她为什么是个吃货呢?

    因为她出生在罗塞之墙南区一个离城镇很远的深山中,她的族人以打猎为生。

    但是玛利亚之墙遭到破坏后,外人纷纷来到罗塞之墙抢夺土地和粮食,导致她小小年纪连饭都吃不饱。

    她有很长时间都没吃过一顿饱饭,所以她每天想的都是吃。

    有一次她甚至想把家里留着过冬的熏肉吃了,从而遭到父亲的批评。

    其它人参军的理由都是杀光巨人,或者拯救世界,而萨莎参军的目的则是夺回森林,让族人能重新做回猎人,另一方面是为了夺回玛利亚之墙,从而能够放牛放羊。

    放牛放羊是为了干什么,是为了吃肉。

    换言之,如果不是因为马莱人的阴谋,如果不是因为战争,她根本不会去参军,也根本不会死。

    甚至她可能都不会成为吃货,因为没有战争,就不会有人来抢夺他们的土地和粮食,她不缺粮食,也就不会成为吃货。

    正如所有伟大喜剧的内核都是悲剧,萨莎也是如此。

    萨莎“吃货”的人设表面上很好笑,但其实是以喜衬悲,内核是很悲剧的。

    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不一定大富大贵,但至少丰衣足食,我们可能永远也无法理解萨莎临死前最大的愿望就是吃肉的心理。

    加入兵团的第一天,教官对这群新兵进行了恐吓式洗礼。

    其它人都被吓得动都不敢动,然而萨莎却还优哉游哉地吃着白薯,这就是她“白薯女”的昵称的由来。

    我第一次看《进击的巨人》的时候心想,她肯定是那种战斗力很强的大神,所以她才有资本无视教官,自顾自地吃白薯。

    本以为她是个王者,结果是个青铜。

    她不是什么大神,也不是仗着有实力才无视教官,她就是个憨憨。

    教官问她为什么在这个时候吃白薯,她还老老实实地说,因为凉了就不好吃了,所以应该现在吃。

    教官都被她搞得无语了,她都还不知道教官是什么意思,还以为教官也想吃,竟然还分给教官一半,而且大的一半给自己,小的一半给教官,直接让教官一脸懵逼。

    你不是憨憨,你是铁憨憨。

    教官罚她跑步,一直跑到死为止,她也没什么反应。

    教官看她没什么反应,就罚她不准吃饭,她立马就绝望了。

    我都被她气笑了。

    没有人敢违抗教官的命令,唯独赫里斯塔,也就是希丝特莉亚,给她吃了一块面包,她瞬间就觉得对方是神。

    你看,她就是这么容易满足。

    一块面包就满足了,要是有肉的话岂不是要疯?

    没错,有一次她看见肉真的疯了,这个我们后面再说。

    艾伦不知道他的立体机动装置的皮带坏了,以为自己天赋不够,进不了兵团,只能去开拓地了。

    三笠说,你去开拓地,我也跟着你去。

    三笠不知道艾伦早就走了,现在坐在她旁边的是萨莎。

    得知三笠要去开拓地,萨莎的第一反应竟然是,所以这个面包我可以拿走是吗?

    你看,她脑子里想的永远都是吃。

    三笠把面包拿了起来,萨莎天真地以为三笠要把面包给自己,然而三笠拿起面包就放到了自己的嘴里。

    萨莎:给你个眼神你自己体会。

    萨莎是好了伤疤忘了痛,刚刚毕业就从长官的粮仓里偷来了肉。

    以至于很久很久以后,艾伦带着大家回去找教官的时候,她都不敢坐,可能是害怕教官因为当年她偷肉的事情骂她吧。

    不过她也没吃独食,而是把肉分给了大家吃。

    为了预祝夺回玛利亚之墙,兵团非常难得地吃上了肉。

    你这动作我怎么觉得似曾相识呢?

    萨莎什么都顾不上了,抱起一整块肉就啃,一点也不给别人留,以至于康尼只好勒住她的脖子。

    让把肉抢了过来,萨莎竟然还咬他。

    马尔洛说,调查兵团连肉都吃不到吗,萨莎就给了他一拳。

    三笠叫康尼把萨莎搞定,萨莎就……

    当初一块面包她就满足了,她一看到肉果然就疯了。

    大家实在没办法了,只好把她绑了起来,还用布条捂住了她的嘴巴。

    然后艾伦和康尼就去吃饭了,完全不顾萨莎的感受。

    最后利威尔叫大家去睡觉了,大家就散了,全然忘记了萨莎的存在,这也太惨了。

    别看萨莎是个憨憨,其实实力还是有的,在104期训练兵团中是第9名。

    而且当超大型巨人出现后,撒母耳掉下了城墙,也是萨莎救了她。

    她是属于那种平时大大咧咧,但关键时刻又不会掉链子的类型。

    我们在看了第四季,再回过头来看一、二、三季,会产生和第一次看第一季时截然不同的感觉。

    第一次看第一季时,觉得萨莎是搞笑担当,是个逗比,看了第四季,再回过头来看一、二、三季,我们会发现萨莎是一个具有悲剧色彩的人物。

    难能可贵的是,她作为一个具有悲剧色彩的人物,她一点也不丧,而是表现得乐观、阳光、正能量,而且总是把正能量传递给他人。

    比如巨人第二次入侵的时候,前辈们几乎被团灭,艾伦也被吃了,大家的瓦斯都快用完了,瓦斯补给站也被巨人包围了。

    大部分人都失去了信心,甚至有人自杀了,正是萨莎鼓励大家振作起来。

    如果是艾伦、利威尔、三笠鼓励大家振作起来,你会觉得太正常了,但是是萨莎这样一个自己都怕的要死的人来鼓励大家,这就太难能可贵了。

    你说她不害怕吗,她比谁都害怕,但她没有表现出来,而是像蜡烛一样燃烧自己,给他人带来光明。

    为什么说她害怕,最直接的证据是大家去瓦斯补给站杀巨人的时候,他们的计划是七个人同时砍向巨人的后颈。

    其它六个人都成功了,唯独她出了岔子。

    这还没完,她还被巨人吓得道歉。

    所以说啊,她是最害怕巨人的,但她也愿意在大家绝望的时候鼓励他人。

    萨莎没有把巨人砍死,她的第一反应不是逃命,而是向巨人道歉。

    她说,从背后突然袭击你,真的非常抱歉。

    你看,她就是这么善良。

    有一次,一个士兵实在受不了了,他说,原来我的工作就是一直战斗到被巨人吃掉,与其被吃掉,不如现在就自杀。

    马可对他说,你看萨莎,她经历了那些事依然保持着一副崇高战士的模样。

    人人都叫萨莎“白薯女”,居然有人夸她,实在是太难得了,萨莎瞬间就不好意思了。

    你看,她连被夸一下都会不好意思,她是有多单纯。

    她这一生都是这样的,善良、单纯、天真,同时又乐观、阳光、正能量。

    她这么好,真的不应该死。

    艾尔文为调查兵团招募新兵的时候,他说过去四年调查兵团的人死了六成,本届的新兵也要参加一个月后的墙外调查,死亡率三成左右。

    听了这句话,大部分人都走了,但萨莎没有走。

    她看见身边的人一个接一个地走了,她也想走,她还在心里说,好害怕,好想回村里,但她最终还是选择了留下来。

    要知道她的成绩是第9名,她是有资格加入宪兵团的。

    无数人挤破了脑袋都想进宪兵团,而且进了宪兵团会吃得更好,和调查兵团相比也更安全,但她放弃了去宪兵团的资格,选择了调查兵团。

    因为她当初说过,只要把土地夺回来,就可以养牛羊了。

    这句话她不只是说说而已,她也在付出行动。

    父亲曾经对她说过,没有履行义务的人,自然没有接受恩惠的道理。

    看来这句话她已经牢牢记在心里了。

    的确,她大多数时候想的都是吃,但她并不是坐在那儿等别人把吃的喂到她嘴里,而是想要通过自己的双手来创造。

    的确,她是个吃货,但她也决心要做一个有责任、有担当、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吃货。

    有一次她看见一个巨人正在吃一个妇女,而妇女的女儿却傻坐在那儿。

    萨莎是很胆小的,战斗力也不强(和艾伦他们相比),但她为了救这个小女孩,孤身一人和巨人大战,最后差点就死了,幸亏及时射瞎了巨人的眼睛。

    随后,萨莎遇到了父亲。

    父亲说,你是为了那个女孩才和巨人战斗的吧,萨莎,你长大了。

    萨莎突然发现,她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了更好的自己。

    虽然她也害怕,但她也会把正能量传递给他人。

    虽然她没有艾伦那么强的战斗力,但她也愿意冒着生命危险去救一个小女孩。

    马莱人都说艾尔迪亚人都是恶魔,但萨莎真的是天使。

    终于,人类夺回了玛利亚之墙。

    调查兵团来到了海边,萨莎、康尼、让尽情地在海边嬉戏。

    他们天真地以为最坏的日子已经过去了,但他们不知道的是,最坏的日子还没到来。

    历经千难万险最终活了下来,萨莎本来会和康尼、让成为一生的朋友,尤其是和康尼,但他们还是没能走到最后。

    第一次墙外调查的时候,一大群人出去,回来的时候却没几个。

    虽然康尼活下来了,但他仍然心有余悸,他说,我能活到什么时候呢?

    萨莎安慰他说,总之,目前我们活下来了不是吗?

    康尼说,只是目前而已。

    萨莎说,不是挺好的吗,因为我们还活着。

    其实萨莎比康尼还害怕,但她还是想办法帮助康尼走出阴影,大概这就是为什么康尼那么喜欢萨莎吧,而且这种喜欢已经超越了爱情,上升为了亲情。

    当初在瓦斯补给站,萨莎没有砍死巨人,还向巨人道歉,事后萨莎说她没脸见大家了,康尼就对她说“之后再慢慢笑话你,现在最要紧的是赶紧撤离”,然后拉着萨莎走了。

    大多数时候萨莎都很乐观,她就把她的乐观传递给身边的人。

    但她毕竟是个普通人,她也有脆弱的时候,这时康尼就会来鼓励她。

    我们每个人都是身体完好,灵魂残缺。所以需要找到一个人,Ta正好填补了你缺失的那部分灵魂。

    或许,康尼就是萨莎缺失的那部分灵魂吧,而萨莎也是康尼缺失的那部分灵魂。

    第四季第八集也是如此,让说,到底要战斗到什么时候才能结束?

    康尼抱着让和萨莎说,总之,我们又活下来了。

    这句话正是当初萨莎对他说的那句话,虽然不是原话,但意思是一样的。

    萨莎什么都没说,而是默默握住了康尼的手,这一举动足以胜过千言万语。

    第104期训练兵团中,萨莎和康尼分别是第9名和第8名,他们和其它士兵比起来算强的,但在主角团中基本上是垫底的。

    但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萨莎和康尼?

    原因很简单,因为在《进击的巨人》中没有人比他们更接近失败。

    艾伦不用多说了,普通人能继承一种巨人之力都算中彩票了,他同时是进击的巨人、始祖巨人、战锤巨人的宿主。

    还有利威尔一个人可以杀一群巨人,三笠一个人足以和100名士兵匹敌,而且那还是很多年前的事了……

    萨莎和康尼不是主角,只是配角,他们没有巨人之力,没有王族血统,他们什么都没有,他们是这一大群主角和反派中最接近普通人的存在,这也正是他们引发无数网友共鸣的原因。

    萨莎和三笠的差距太大了,康尼和艾伦的差距也太大了,所以只有他俩最理解对方,所以康尼说他们像是没有血缘关系的双胞胎,所以当萨莎死了的时候,康尼是最难过的。

    (其实我才是难过的。)

    萨莎第一次出场的时候就当着教官的面吃白薯,最后一次出场的时候也在说“能吃饭了吗”。

    临死前她就说了两句话,第一句是饭还没做好吗,另一句是想吃肉。

    她就是想吃东西而已,她有什么错?

    我又想起了第一季,教官罚她跑步跑到死,她没什么反应,反而是教官罚她不准吃饭,她就彻底绝望了。

    随后,希丝特莉亚给了她一个面包吃,她就把对方当成了神。

    艾伦的理想太宏大了,他要拯救整个艾尔迪亚族;

    阿明肩负着非常艰巨的重任,因为他不能让别人觉得当初救他是一个错误的决定。

    莱纳从小被洗脑,被利用,被强迫去杀自己的同胞,压力太大以至于都精分了……

    而萨莎呢,她太容易满足了,只要能吃一顿饱饭,对她来说就足够了。

    和艾伦、阿明等等其它人相比,她的理想太微不足道了,为什么这个世界连这么普通、愿望这么渺小的人都容不下呢?

    萨莎的戏份并不多,但她却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她绝不是一个不重要的角色,恰恰相反,第八集播出后,所有人都泪目了。

    有人指责贾碧,甚至咒她早点领盒饭;有人为萨莎感到惋惜,觉得她不应该死,至少不应该被一个小孩杀死。

    第八集播出后,网友全都在指责贾碧,或者为萨莎感到惋惜,或者又指责贾碧,又为萨莎感到惋惜。

    之所以萨莎的死让大家反应这么强烈,让那么多人意难平,其根本原因就在于这个角色太深入人心了。

    那我们深究下去,为什么萨莎这个角色这么深入人心呢?

    因为谏山创太厉害了,不仅能把主角塑造得很丰满,连配角也能塑造得有血有肉。

    所以归根结底,谏山创花那么多心血来塑造萨莎,让我们爱上她。等我们爱上她后,他又把她画死,你这也太狠心了吧。

     短评

    巨人你留神点儿,要是敢烂成权游最终季,小心我把分改成四星。

    3分钟前
    • 虚构天堂
    • 力荐

    从现在来看,巨人这作品要想平稳完结,只需要现实中的谏山创和各位动画制作者不要“乱说”……

    6分钟前
    • Tel
    • 力荐

    作为一位阅片无数的编导生,这是我心中唯一的神作,看完漫画之后就知道无论动画制作成什么样,这都是一部定将名留青史的史诗级作品。这部作品在我心里的地位就像霸王别姬之于中国影史。

    10分钟前
    • 麻袋
    • 力荐

    是纸片人文化中首屈一指统一全人类审美的雅俗共赏神作了。提前献上五星感谢mappa拯救公元2020年

    13分钟前
    • 解压
    • 力荐

    我追漫画时也以为到看海那巨人的巅峰就过去了,毕竟巨人的秘密揭晓,以为一切就将走向和解和收尾。没想到是才进入高潮,马莱篇才是剧情巅峰。动画第一集mappa制作很出色,尤其喜欢op和ed,不再是燃,而是荒诞和疯癫,残酷和绝望,觉得非常适合巨人后期的风格。

    18分钟前
    • lss
    • 力荐

    我打五星是因为只能打五星,懂我意思吧

    22分钟前
    • 你好李银河
    • 力荐

    从高一到大学毕业,我的青春结束啦!进击的巨人不是传统的热血战斗番,观众完全可以把它当成恢宏的历史剧,没有纯粹的反派,没有真正的胜者。而马莱篇是巨人最复杂最精彩最有哲学意义的篇章,简而言之,谏山希望自己的读者感受痛苦。

    24分钟前
    • hhTron
    • 力荐

    进入《马莱篇》故事开始升华,这才是描述战争真相该有的姿态,格局之大眼界之高,把自有人类以来就如蛆附骨的战争诅咒,反思得最深刻最透彻的影视作品。启动灭世后对我来说其实故事已经圆满结束了,再发生什么完全不重要,因为和现实世界一样,根本只有轮回没有结局。能想到的同样伟大作品屈指可数,来自90年前的《西线无战事》算其中之一吧,相信看懂进巨的都是拥有一颗海纳百川宽容之心的,又何必在乎谁和你观点不同谁打了1星?

    26分钟前
    • 豆瓣管埋员
    • 力荐

    有没有人组团打贾逼?

    28分钟前
    • Twice粉丝好见
    • 推荐

    作画变了,线条没了粗细变化,观感不一样了

    29分钟前
    • 大鈤鱼
    • 推荐

    看完漫画的我只觉得一阵悲凉。奋斗了那么多年,死了那么多战友,愿为人类献出心脏,可是出了城墙,看到那片海还有海的那一边,才知道前半生的理想建立在一片虚空之上,all for nothing。当敌人是巨人时,战斗很容易,只需要不断出拳,打到对方再也站不起来就好了,可是当敌人不再是巨人,而是人类,甚至也不是人类,而是仇恨,是历史,是故人,甚至于,已经不知道何为敌人,这要如何战斗如何出拳呢?空有浑身的力气和满腔的热血,但是这一拳一拳,要挥向哪里

    31分钟前
    • Blue Lily
    • 力荐

    mappa始终还是差点东西,摸不到wit的天花板,降低预期,只愿平稳落地。

    35分钟前
    • 赳赳骑士
    • 力荐

    三句话 : 巨人NB!!巨人NB!!巨人NB!!!!!已看完。对比前边三季,是⭐⭐⭐⭐对比其他动漫,是⭐⭐⭐⭐⭐

    36分钟前
    • 苏放
    • 力荐

    呵呵

    38分钟前
    • 肥佬强
    • 很差

    事已至此,怎么夸都不过分如果作为文学作品,能拿诺贝尔那种,如果作为细分科幻作品,能拿雨果奖那种,如果作为电影作品,能拿奥斯卡那种,人类的赞歌是勇气的赞歌,人类的伟大是勇气的伟大,人类的史歌就是推翻各种墙的史歌

    40分钟前
    • Fleurs.哼哼
    • 力荐

    巨人值得,谏山是神,马趴我爸,牛逼,牛逼

    42分钟前
    • \\hang//
    • 力荐

    我必须说mappa把这一季大方向的感觉把握的很好!op和ed已经不适合用燃曲来表达了,op最后一幕进击巨画成了恶魔的感觉。冲击力和威慑力实在太强!总体是超乎个人的预料。艾伦本人还没有正式登场,期待后面的部分!

    44分钟前
    • EXo财团
    • 力荐

    MAPPA的画风和WIT有明显的区别,刚开始看可能会不适应,但好在各方面制作都不含糊,致郁的OP和ED高度契合马莱篇主题,不再燃,只剩痛苦。帕拉迪岛云雾散开,人类悲欢善恶颠倒汇聚,对自由的向往、对未知的恐惧、对恶魔的敬畏、对集权的反抗、对战争的反思,一出百转千回的人间大戏正在展开,巨人即将封神。最后,我在远方等你,韩吉。

    47分钟前
    • Doublebitch
    • 力荐

    mappa牛皮 8说了

    48分钟前
    • freedom
    • 力荐

    压迫你,虐待你,把你当猪狗的人告诉你海的对岸住的是恶魔,让你觉得做一个战争机器是荣誉。你竟然就真的相信从没见过面的人是恶魔,恨地快把牙给咬崩了。。。世界上最邪恶的事莫过于给小孩子灌输仇恨。

    49分钟前
    • 大苏
    • 力荐
    加载中...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