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悬疑片 杀人回忆

    杀人回忆

    评分:
    0.0很差

    分类:悬疑片韩国2003

    主演:宋康昊,金相庆,金雷夏,宋在浩,边希峰,高瑞熙,柳泰浩,朴努植,朴海日,全美善,徐永嬅,崔钟律,刘承睦,申贤宗,李在应,郑仁仙,吴龙,朴真宇,朴泰京,沈成宝 

    导演:奉俊昊 

    排序

    播放地址

    提示:本线路为优质线路,可优先选择。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猜你喜欢

    • HD

      王牌

    • HD

      惊变

    • HD中字

      愚行录

    • HD中字

      完美受害人

    • HD国语

      作家的谎言:笔忠诱罪

    • HD

      听风者国语

    • HD中字

      不速来客

    • HD中字

      恐怖笔记

     剧照

    杀人回忆 剧照 NO.1杀人回忆 剧照 NO.2杀人回忆 剧照 NO.3杀人回忆 剧照 NO.4杀人回忆 剧照 NO.5杀人回忆 剧照 NO.6杀人回忆 剧照 NO.16杀人回忆 剧照 NO.17杀人回忆 剧照 NO.18杀人回忆 剧照 NO.19杀人回忆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1986年,韩国京畿道华城郡,热得发昏的夏天,在田野边发现一具女尸,早已发臭。小镇警察朴探员(宋康昊饰)和汉城来的苏探员(金相庆饰)接手案件,唯一可证实的是这具女尸生前被强奸过。线索的严重缺乏让毫无经验的朴探员和搭档曹探员(金罗河饰)只凭粗暴逼供和第六感推断,几次将犯罪 嫌疑人屈打成招。而苏探员客观冷静,据理分析,几次排除嫌疑,警察内部为了证明与推翻矛盾不断,然而无辜女子还是接二连三被残忍杀害,他们只好达成共识一起合作。此时,一个极其符合作案特征的小青年(朴海日饰)成为最大嫌疑人,警方神经绷紧地锁定住他,同时DNA检测报告也被送往美国,然而案件并未在此处停止。

     长篇影评

     1 ) 凶手好比那只蚱蜢

    电影开场的配乐很赞,几声钢琴键的敲击,舒缓简洁,却营造出怀旧的时空感。画面亮起,湛蓝的天空簇拥着大朵大朵的白云,大地上一片无边的金黄麦田,好一幅优美的乡村静景。稍顷,远处居中的群山上方依次显现出几个草体字:杀人回忆。—个现实中悬而未决16年的系列奸杀案就在这个身披明媚阳光的村落里一桩桩的展开。雨夜,红衣,单身女人,一首悲歌之后是精致的捆绑和残忍的行凶,两个行事风格迥异的探警狭路相逢,不惜一切要寻出真凶。惊怂探案的外壳里,包裹着故事外韩国人对80年代极权统治和民主运动的集体回忆。一如在《怪物》里套用恐怖片的模式探讨人情冷漠的社会一样,奉俊昊惯用的手法——多样风格的融合使得影片散发出独特的魅力,内涵丰富。变态的显像刺激人的感观,细节的隐像渗透人的内心。生活高于戏剧,“悬而未决”四个字带来的真实感和无力感,成就了这部电影。想一想吧,2003年的某一天,真正的凶手也许正坐在电影院里和其他500万韩国人一起唏嘘。他这个“真正的主角”是怀着什么样的心理在欣赏呢?这种能令人产生无穷想象的现实性实在是叫人后背发凉。

    影片给出的第一个正式画面回想起来颇有深意:一个看似傻头傻脑的小子站在一片麦地里正盯着眼前某处。不一会,小子手一伸,抓住了眼前麦穗上的一只蚱蜢。这只蚱蜢在第一个画面里是极其不引人注目的,因为它本身的颜色和周围的麦穗们很相近,而且镜头的聚焦也将其刻意忽略,直到下一个画面,观众才会明白小子的注意力原来在蚱蜢身上。这2个看似无关紧要的镜头其实对电影的结局一早给出了暗示。

    电影结尾,2003年已经转业的探警宋康昊故地重游,碰巧从一个小女孩口中得知不久以前,也有一个人回来过(某案发现场),宋激动起来,追问那人长什么模样,小女孩撇撇嘴道:很普通的,就是很平常的长相。镜头转向宋,一个长时间的面部特写:警察表情复杂,双眼泛泪。字幕起,背景依然是好风景的蓝天和麦田,只是少了灿烂,多了阴霾。最后这个意味深长的镜头,不少人都说是在暗示宋猜到了犯人,但我觉的只是他又一次感到了无尽的绝望。那些有着平凡长相,无法给人留下印象的脸,就如开场那只蚱蜢淹没在大片的麦田里一样,人海茫茫,隐藏得不落痕迹。这个破不了的案将是他生命中的一个烙印,伴着噩梦伤痛和怨恨,无法摆脱,永随其身。

     2 ) 过度解读真恶心。

    如果不知道背景,是很难产生共鸣的。 为什么被评为韩国电影top1?这部片子是要结合背景来看。 《杀人回忆》取材20世纪于80年代中后期令韩国社会陷入一片恐慌的韩国华城连环杀人案。所以电影上映时,电影院里的韩国人和现在坐在电脑前的我们,心情完全不一样。 电脑前的我们,本着悬疑破案片的期待,盼着的可能是最后凶手的水落石出真相大白。 但是,坐在电影院里的韩国人民,经历了真实事件发生的恐惧时期,而且,他们完全知道,这桩案件至今未破。这部片子,给他们带回那段混乱的历史,同时,对依然逍遥法外的凶手,帮他做“杀人回忆”,最后的对视也是一种警告。最后的一段也告诉大家,凶手,就是你们身边的普普通通人。 以上,就是这部影片的全部亮点。 在这个前提下,这部片子成为他们的NO.1,我是丝毫没有异议的。 但是我看了豆瓣,却对这部片子产生了深深的厌恶。 我看到了某些影迷是那么的生怕自己没有存在感,卑贱地跟风跪舔,做根本不存在的过度解读。 人家这个NO.1,是在人家的国情下对观众产生的触动,你去凑合什么? 这辈子最讨厌为赋新词强说愁的评论态度。

    2019年9月18日更新:

    今天看到新闻,凶手抓到了,最后的注视留下的悬念终于可以落地了哈,为韩国人民松了一口气~

     3 ) 真正的凶手其实是“那个时代”

    (实在受不了那么些乱七八遭的影评了,于是自己抽空写了一篇最客观的)

    首先,凶手绝对不是一个人,最直接的理由就是:作案手法是有变化的,我们可以先来梳理梳理六个受害者:

    1.第一个受害者:朴宝姬——臭水沟(红衣服 丝袜勒死 手绑在后面 嘴里没东西 内衣被小孩拿去玩耍)

    第一个受害者

    2.第二个受害者:李香淑——谷堆旁(红衣服 丝袜勒死 手绑在后面 嘴是用袜子装石头从脑后绑的 内裤套在头上)

    第二个受害者

    3.第三个受害者:董和苏——腐烂的(红衣服 丝袜勒死 手绑在前面 嘴只是被塞住 内裤套在头上)

    第三个受害者

    4.第四个受害者:朴明子——工厂边(脱掉红衣服 胸罩勒死 手绑在后面 嘴是用袜子装石头从脑后绑的)

    第四个受害者

    5.第五个幸存者:疯女人——去年9月(内裤套在头上、嘴是用袜子装石头从脑后绑的)

    第五个幸存者

    6.第六个受害者:安美善——稻田里(阴道里面有9片桃子、内裤不在头上、胸罩也在一边)

    第六个受害者

    7.第七个受害者:女学生——树林里(阴道里面有原子笔、汤匙、内衣完整、腿部被绑)

    第七个受害者

    通过总结以上受害者的情况我们可以明显地发现,作案手法是有变化的,而且有明显的模仿痕迹,但模仿地有些拙劣甚至开始走样,前两个相似度较高,但到第三个,手绑在前面、嘴也没有用袜子装石头来绕头绑住,仅是被衣物塞住,捆绑手法发生了流变;第四个受害者专门脱掉了红衣服仍然被杀害,而且从后面的审讯可知,她是被胸罩勒死的,不是丝袜,作案目标和作案工具都发生了流变;第五个幸存者其实是最早的一个,所以与前两个相似;第六个受害者内裤不在头上,胸罩也在一边,阴道里面还有9片桃子,其嫌疑人性别都值得怀疑,同时也开启了塞物品进去的先河;第七个受害女学生,阴道里面有原子笔、汤匙便是对上一个的模仿,更值得的怀疑的是,她的内衣完整,腿部被绑,有可能根本没有被强奸,纯粹只是为了进行报复性的杀害。

    以上种种,以最直接的证据否定了凶手是同一人所为,真相是模仿作案,其实在片头导演就刻意安排了一个小男孩,莫名其妙地一直模仿警察,不仅模仿他说话,还模仿他的语气及动作,“模仿”早就被暗示出来。那么凶手都是谁呢?很多观众其实被影片最后小女孩的话所迷惑,以为凶手是某一具体的人,且仍然逍遥法外。

    其实,凶手是谁并不重要,小女孩在描述那个人的外貌时,用到的词语是“平凡”,而当警察再次追问时,小女孩说:“就是很普通的那种”,形容一个特定的人的外貌总能找到适合的词汇,然而小女孩描述这个人时用到的都是“普通”,为什么一定是“普通”?

    因为凶手就是我们身边的普通人,谁都可能是......

    他可能是锅炉修理工(因为他修理时听到了审讯室里的所有作案细节)

    锅炉修理工

    也可能是森林里的警卫(因为他在岗哨的墙上画了张开腿的女人下体、并色眯眯地看女警察的屁股)

    森林里的警卫

    还可能是傻子的父亲(因为他是采花大盗、警察烤肉时他在门外紧张的偷听、傻子看到其实就是他父亲,而且还有三次)

    傻子的父亲

    而被当做头号嫌疑人的朴贤奎,起先可能真的是无辜的,唯一的幸存者说他手嫩就以此确认,简直荒谬,我都忍不住替他说一句“手嫩的人那么多,为什么偏偏是我?”,而且在下雨天向电台点首歌又怎么了,现实生活中可能你反而会觉得他浪漫,但即便如此,我觉得最后一个女学生就是他杀的,但是不为强奸,而是为报复,被警察这么一闹,全镇都觉得他是变态,他坐在小饭馆里喝酒,路人皆投以议论的目光,换做任何人,都会为这个事而愤怒,更何况还是在那个愤怒的年代,于是他决定报复,四个点佐证:

    1、他有十分吻合的作案时间,帅警察刚跟丢就案发,就像他自己说的,怎么可能这么巧;

    2、选择目标时摇摆不定,且最终挑女学生下手,我猜啊,他作为一个柔弱的男人,单挑成年女性可能心里还是有些没底,万一对方反抗过猛没打赢就尴尬了,还是女学生胜算比较大;

    3、他作案时将文具、汤匙整齐摆放,这与他整齐的房间摆设形成性格上的呼应,而且那双手的相似度很高;

    4、女学生内衣完整,腿部被绑,那种体位下强奸还是有难度的,而他只是将原子笔、汤匙塞进去,并没有进行实质性的强奸,这种做法一方面带有明显的报复性,符合他的动机,另一方面他可能是同性恋,胖警察翻看他房间相册时,里面很多两个男生的合影,有穿军装的,还有半裸的,要知道导演安排道具的时候不会平白无故。 所以他杀害最后一个女学生的可能性很大。

    路人投以议论的目光

    我会永远记得宋康昊最后的那张脸,那张脸告诉我凶手远不止一个,影片当时在韩国上映的时候凶手可能就坐在电影院看着这部电影,宋康昊盯着的就是观众,而凶手可能就在观众之中...(影片的上映时间是2003、影片最后的时间点也是2003)

    其实,这个片子最值得品味的,并不在于真相的悬而未决,而在于人性的挖掘(那个原本冷静理性的正义警官终究变成了暴戾愤怒的私刑者),更在于个体命运的悲剧和动荡不安的时局所共构的社会图景,案件背景正值韩国由军事独裁走向民主政治的转型期,社会动荡,人心惶惶,而警察作为镇压示威游行的帮凶,本身就引起民众的不满,再加上办案无能、暴力执法,警察的公信力丧失,沦入了塔西佗陷阱,再加上媒体新闻的过度报道、作案手法的众人皆知,最初的个案终究演变成了连环案、谜案......

    所以,真正的凶手其实是“那个时代”吧。

     4 ) 后现代主义杰作!

         
           电影中的情节远比我的梗概更错综复杂而精彩刺激。我总觉得它不是一部单纯的娱乐片,而是一部相当严肃的电影,它探讨的不止是一桩震撼了一代韩国人的凶残案件,而是一些更深层次的问题。在电影中我看到一系列深刻的正反对立。
          从角色设定来看,胖警官朴某和瘦警官徐某两人就是一对鲜明的对立项。肥和瘦已经是外形上的一种对立,而两人的办案手段和接人待物方式更是截然相反:胖警察只念过高中,高三还念了4年,办事很粗暴。初次见徐警官时还误认为他是强奸犯,不分青红皂白把徐警官暴打了一顿。他在限期破案的压力下认定烤肉店老板的白痴儿子是凶手,为了定罪,不惜伪造现场的鞋印,还让热爱暴力的曹警官对那白痴孩子拳打脚踢,后来还把他带到山上,威胁要把他埋了。更荒唐的是,在案情陷入困境的时候,他还听从老婆的枕头话,去拜访了一个神婆,买了几道神符。(这一细节不完全是虚构的,据说韩国警方在调查此案时,还听从了风水先生的意见,将警局大门调向 “吉位”,以求改运快速抓获凶手,但是结果表明屁用没有。)在案件里,他基于案发现场提出的唯一推理就是:现场犯人在进行强奸犯罪时居然没有留下ym,那么他一定是没有ym可留,凶手一定是白虎!于是他不分日夜整天泡在澡堂,泡得皮肤开裂,试图侦查出一个白虎男人。有个镜头是他泡在池子里忽然两眼放光,他发现了这样的人!结果那人走近,却是个小屁孩。在朴警官身上,这样的黑色幽默随处可见,反而冲淡了这个人性格中的野蛮和蒙昧,让人觉得憨直可爱。这是一个塑造得相当成功的人物。
          而作为他的对立面的徐警官则相对脸谱化了一些。他是大学本科毕业生,在汉城这样的大城市工作,相信科学的力量,认为数据不会说谎。他坚持己见,懒得和肥警官这样的人和稀泥。他出现后很快通过天气预报的数据和遇害者的规律成功预言了凶手的犯罪模式,最后也抓到了疑凶,但是在关键时刻,他一向信仰的科学却背叛了他——科学证明疑凶不是凶手,这时徐警官已经陷入疯狂,美国来的鉴定报告被他丢在一旁,被呼啸而过的火车碾得粉碎,已经脱罪的疑凶想离开,徐警官居然掏出手枪要动用私刑将他正法!这具有反讽意味的一幕给予科学一个响亮的耳光。
          如上所述,蒙昧和科学的鲜明冲突和对立推动着整部电影的戏剧发展,除此之外,电影里还存在着另外一些不那么显眼的对立项。这部电影号称是当时韩国电影中使用了最多外景的。我们留意片中那些广袤的空间,麦田,菜畦,韩式小木屋,烤肉店,卫生站,沼泽地……电影塑造了一系列贫困而传统的韩国乡村的形象,但是在影片尾声中出现了一个异质的场景——10多年后,已经成为推销商的肥警官朴某的家。他的家是典型富足的中产阶级的家庭场景,木椅子,餐桌,一家人围在餐桌吃早饭。
         这顿早餐的内容也颇堪玩味,摆满了果汁、面包、牛奶等西式食品,这顿西式早餐和此前电影中出现的食物也构成了一组对立项。这部电影有许多在吃饭的场景,角色设定里,那个白痴孩子的父亲就是餐厅老板。镜头不止一次地给于那些铁板上的韩式烤肉做特写;另外其中一个遇害者在家中等待丈夫回家吃饭的场景中,特写镜头展示了热气腾腾的米饭、泡菜、全鱼等极具民族特色的韩式晚餐。
         此前电影中的绝大部分吃饭场景,角色们都是按韩国传统席地而坐,镜头在高处俯拍。而在尾声的早餐场景中,胖警官一家,他们像广告里表现的完美的现代家庭一样,有个阳光充足的餐厅,一家人坐着木椅,围在餐桌上享用一顿以面包牛奶为主的早餐。同时电影作者选取了一个异常独特的角度来拍摄。镜头被藏到画面左方的低处仰拍。这个逼仄的角度就像一只窥视的眼——片尾时间已经不多了,不可能展开广阔的社会画卷。电影作者只能选择这样一个可以表意的独特镜头来表现对韩国现代社会,一个已经西化了的社会的“管窥”。
           至此我们可以稍微总结一下片中的一些对立项。
    直觉——科学
    神符——数据
    暴力执法——文明执法
    传统——现代
    东方——西方
    贫困——富足
    烤肉——果汁牛奶
          其实电影里还有一个隐藏着的对立项:专制和民主。如果按时间来分,电影可以分为两段,在尾声中,已成商人的胖警官吃早饭的场景被用字幕标明是在2003年,所以尾声部分可以自成一段,而此前的故事都发生在80年代末。这样的划分对韩国以外的观众来说都没有意义,而对韩国观众来说却有一个潜台词:2003年的场景是韩国的“后民主时代”。片中,胖瘦警官为强奸案忙得焦头烂额的时候,正是韩国民主化进程如火如荼的时候。80年代末以前,韩国一直处在军事威权政府的统治之下。50年代我们为朝鲜拼掉了上百万人的生命,换来一个偏安北隅的世袭政权,但是南方建立起来的李承晚政权也不是什么好货,李承晚开启了政治独裁,镇压民主的统治模式,其后继者莫不遵循,但是韩国大学生有骨气,一直没有放弃过抗争,暴动此起彼伏,以80年光州运动最为激烈。而到了1988年,也就是连环强奸案最猖獗的时候,正是韩国举办奥运会的关键时刻,统治者为了展示和谐的国内形象,不得不对汹涌的学生运动妥协,但是闸门一打开,民主进程便不可逆转,韩国最终在90年代建立了相对完善的民主代议制政府。
    《杀人回忆》中对学生抗争的历史画卷也有所表现,比如拦截总统座驾,上街示威等等。其中那位喜欢踹人的矮警察曹某就执行过殴打暴动学生的任务。这人的结局十分耐人寻味——他在一次殴打无辜学生时,被铁钉扎中右脚,得了破伤风,最后要将整个右脚截肢。在他被截肢以后的下一个镜头便是朋友胖警官看着他留在警局的那双皮靴,右边的靴子上还套着一个布袋——从前曹警官喜欢用套着布袋的右脚踹人,免得给受害人留下外伤。报应不爽的是,他被截掉的恰好是他最擅用的右腿。当年我对这个残酷的细节非常不理解,现在想明白了。这是一个隐喻:电影里过去那些韩国警察的暴力执法其实是专制制度下的必然产物,80年代末的民主化改革逐渐铲除了韩国的专制政权,其派生出来的暴力执法也就无根可依——电影里形象地表现为:曹警官那只罪恶的右腿被截掉,从此再也不能对民众拳脚相加了。电影并没有直接表现民运的进程和成功,但是坐着影院里的韩国观众会明白,经历了黑暗的80年代影像后,进入鲜黄明亮的2003年场景的意义——民主已经建立,人民富足,社会安定,这时昔日的胖警官已经变成了一个经营绿色家电的事业有成的中产者。这便是影片一直作为背景的对立项:专制——民主。
          那么,这一系列的对立项到底说明了了什么问题呢?在我看来,这些深刻的对立表现了这部电影的野心。它不只是一部像唐山大地震那样试图通过一个民族的伤痕来煽情的电影,它既表现了东方专制传统下的野蛮蒙昧,却也表现了对以民主理性为核心的西方现代性的不信任。电影前半部分是表现对专制蒙昧的批判,电影中有一细节:徐警官已经通过科学推理推测出凶手会在雨夜到电台点一首叫做《悲伤情歌》的怨曲,然后外出杀人。当晚电台又响起这首曲子,而窗外也下起了夜雨,检察官马上打电话到军队,请求紧急驻军。但军队却回复说他们的人员全被派到外地镇压学生示威了,没有人手管这边。徐警官他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罪恶发生——很多被害者本不用死,但是专制政府正忙着维持其反动统治,忘记了保护自己的公民。但是从后半段徐警官急于破案陷入疯狂开始,影片转而对现代性的展开了批判。片中那个嫌疑最大的疑凶无疑就是真正的罪犯,尽管电影作者没有予以明确的交代,但是事后导演承认,片中犯案场景的罪犯就是由最后的疑凶扮演的。这个被严密的逻辑推理揪出来的疑犯却被来自美国——现代精神的代表国家——的一纸公文否定了。值得注意的是,在真实事件中,的确也有将疑凶样本和现场精液样本进行DNA对照检验的排查。但是,当时送交检验的国家是日本,而不是美国。电影作者这一改动实在耐人寻味。美国一直被认为是按照法国启蒙精神立国的现代国家,崇尚理性,推行实证科学,是民主强大文明的西方现代主义的代表。电影中,胖瘦两警官在一次争吵中也提到了美国这个意象——胖警官对瘦警官说:“你怎么不到美国去,美国FBI讲科学。但是你知道为什么美国要讲科学吗?美国大!我们韩国呢?小的就跟我的jb一样!讲毛科学啊?!”这人讲的话颇有道理,也是为东方专制传统辩护的人惯用的论调:这世上,有些地方,有些人民,天生就不适合实行民主,“西化就是美国化”!。
          但是后来韩国终究是走上了美国化的道路,他们在获得了民主和富强的同时,也见识了现代化的阴暗面,从民主化后第一个民选总统金泳三开始,到金大中,到卢武铉,每个人都爆过黑金贪污的丑闻,卢武铉还被流言逼得从猫头鹰崖上纵身跳了下去。而在银幕之内,那一份“美国检验报告”则形象将现代科学的虚幻和不可信表现得淋漓尽致。
    以肥警官为代表的蒙昧野蛮自然是为现代人所唾弃的,然而徐警官代表的科学民主却也靠不住,至此,人类真正陷入了绝对的孤立无援之中。从这个角度来看,这是一部表达后现代主义思维的杰作。

     很多人很仇视韩国,我也一样。但是不得不承认,韩国有很多好电影。《杀人回忆》就是一部相当精彩的韩国电影。电影内容并非凭空编造,而是直接取材于1986~1991年间发生的耸人听闻的连环奸杀案。在长达5年的作案周期里,凶手断续杀害了10个女人,用的手法都一样:制服受害人后,将她们的内裤塞入她们口中,将她们的手脚用胸罩带子或者丝袜捆实,最后用她们的手提包带子将她们勒死。尤为残忍的是,凶手会以奇特的方式折磨受害人——被害人阴道中往往被塞满一些奇怪的东西,其中一个受害人被塞满桃子的碎块(包括尖锐坚硬的桃核),而一个遇害的中学生被塞满了她随身携带的圆珠笔和汤勺。10多宗谋杀案里,受害人最高年龄有70岁,最小的是十多岁的中学生,只有一位幸存者。为破此案,韩国曾动用了30万警力投入调查,排查了3000多名嫌疑人,但是直到现在,凶手仍然逍遥法外。凶手作案之猖狂,反侦察能力之强,实在是匪夷所思。《杀人回忆》在2003年上映,而截至2006年,1991年最后发生的案件也已经过了最后追诉期限,理论上,哪怕现在擒获了凶手,也已经无法将其定罪。
           尽管案情摄人心魄,电影却颇为明智地选取了警察探案的角度去表现这一事件。故事讲的是在韩国汉城附近一个小地方,发生了连环奸杀案,主要负责此案的是信奉直觉破案,屈打成招的肥警察朴某以及热爱暴力,专门执行拷问审讯的矮警察曹某,可想而知,这两个窝囊的恶警将事情搞的一团糟,很多人被无辜牵连,而罪案还是不断发生。于是汉城警方派来了一位瘦警官徐某,他与前两人大为不同,相信科学搜查,重视证据,他的口头禅是:数字是不会撒谎的。这人来了以后,案情有了巨大转机,几番周折后,终于擒获了疑凶。片中所有证据都指向这个白皙英俊的疑凶,警察们要做的就是将此人的样本和现场尸体上发现的精液送到美国检验,然后等待结果,满以为这样就可以将其绳之于法。出乎意料的是,从美国来的结论却表明疑凶的样本和现场证据不吻合——科学告诉我们,这个极有嫌疑的人居然不是凶手。

     5 ) 回忆的驱魔,奉俊昊与阿兰摩尔..

    回忆的驱魔 从处女作《绑架门口狗》(2000)到《杀人回忆》(2003)中间对于奉俊昊的导演生涯是决定性的三年,他实现了从一位耽于幻想的艺术片导演到有着成熟世界观和创作理念的商业片导演的转变。1994年他从韩国电影研究院毕业的短片作品《支离破碎》名噪一时,接到了大他六岁的朴赞郁前辈的仰慕电话。接下来的五年,奉俊昊却一事无成、长期失业,还因结婚生子面临着巨大的生活压力。首部长片《绑架门口狗》几经磨难终于上映,片中不善人际交往而无晋升机会的大学讲师几乎就是奉俊昊本人的写照,当时的他对忠武路的商业电影制作体系感到无所适从。奉俊昊回忆当时首映的情形,结束打出字幕而影院灯亮起之前,他就逃离了座位。《门口狗》票房惨败,也没有引起评论界的关注。奉俊昊问自己,究竟为何要拍摄这样一部影片?他犯了新人导演通常会犯一个错误,那就是为自己而拍电影而不是观众想看的电影。这时,奉俊昊想到了自己从童年起最喜欢看的一类电影,那就是悬疑犯罪片。 为什么不呢?奉俊昊回忆起儿时一家人围坐在电视前收看警匪剧《搜查班长》的情形。1978年,9岁的他在大邱的影院里观看《音乐之声》,和别的孩子不同,他对这部风景优美的歌舞片最深刻的印象来自片尾躲避纳粹追踪的惊险戏码。在《门口狗》失败之后,奉俊昊开始为构思一部犯罪片寻找素材,他自然而然地想到了80年代轰动韩国上下的京畿道华城郡连环奸杀案。这是韩国现代史上第一桩连环杀人案,凶手手段残忍,不留一点人性,作案人至今未破。奉俊昊走访了当时的受害者、发生地的居民以及负责案件的警官,查阅了大量的警方记录和报纸,积累起足够三十集电视片分量的素材。然而从中理出一条剧本的线索并不容易,幸运的是他得到了同样改编自这一案件的舞台剧《来看我》(金光林编剧)的神助攻。这部剧将焦点集中在了三位主要嫌疑人身上,并想出通过广播播音找到线索的点子,这些都被沿用到了奉俊昊的剧本中。然而电影中的时代氛围却是舞台剧中并未触及的。 奉俊昊还查阅了大量外国关于连环杀手的书籍,其中一本令他有茅塞顿开之感,这就是由英国漫画家阿兰·摩尔创作,讲述19世纪末伦敦“开膛手杰克”案件的《来自地狱》。一直到今天,奉俊昊都经常在采访中提起摩尔的名字。《来自地狱》从皇室阴谋论的角度解读开膛手杰克,把当时维多利亚时代的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与案件联系起来,通过呈现整个时代的风貌来考证凶手的身份和动机。在漫画的每一页下面,摩尔都留下了大量考据和理论的注脚。结尾处,开膛手杰克道出了那句名言,“这仅仅是开始,不管好坏,二十世纪马上就要降生了。我接生了它”。阿兰·摩尔的整体论历史观——认为时代的潮流是不可抗拒的,而个人不过是顺应潮流,这种将个体的罪恶转化时代的罪恶,注重故事的社会隐喻性的创作手法给了当时奉俊昊直接的灵感。 回首80年代,奉俊昊嗅到的是宵禁的日子街道上死寂的味道。研究资料时,他注意到华城最后一位女学生的死亡日期是11月15日,“在我们那代人的生活中,每个月15号是军事演习的日子,家家户户和公共场所全都一片黑灯瞎火。我一想到那个女孩就是在这样一片黑暗中死去,心中就充满了愤怒。”《杀人回忆》的故事重点并不在凶手身上,他只是一个“麦格芬”。杀死女孩的不是凶手,也不是像小丑一样办事效率低下,所到之处鸡飞狗跳的乡村警察,而是时代的黑暗。奉俊昊通过《杀人回忆》所做的是揭开韩国人集体记忆的疮疤,进行的一次精神分析意味的驱魔行动。 影片的结尾转到2003年,宋康昊的角色放弃了警察的行当转而从商,搬进了首尔的公寓过上小康生活。然而路过当初那一片稻田时,他忍不住俯下身来朝着当初发现受害者的石板下观望。从1986到2003年,韩国发生了经济腾飞社会巨变,一代人对于军事独裁时期民主运动的流血记忆被掩埋和冲刷得无影无踪,然而在人们的心中仍然有一件闹鬼的房屋。正如同片中最终承认案件无解的斗满(宋康昊饰)那句“我不知道”充满了挫败无力感,个体除了被历史的滚滚车轮席卷前行之外别无选择。当《杀人回忆》这样一部电影披着类型片的外衣出现时,韩国观众猝不及防被它的丰富隐喻所击中了,它不仅最终没能抓住凶手,甚至从头到尾都是对于混乱、错误和挫败感的不断重复,然而重要的是那段历史如同那些死去的女孩——被后人“提及”了。在《杀人回忆》的结尾,这种揭疮疤的行为有了一丝弗洛伊德学说解救与升华的意味。甚至当年投身学运并遭受过牢狱之灾的热血青年奉俊昊,也对片中的勇固(金罗河饰)失去的右腿——曾经用来践踏嫌疑人和示威民众的右腿展示了同情,历史和它的民众得到了忧郁的和解。 奉俊昊的影片中混杂了表现主义的夸张情绪表达与写实主义的镜头风格,深受萨姆·佩金帕、约翰·弗里金德以及约翰·卡朋特这些七八十年代好莱坞类型片大师的影响,同时他影片又有一股韩国气质令人无法忽视。《杀人回忆》那段著名的犯罪现场的长镜头中,进入画面的人物不停地滑到的滑稽形象,与警察们弱智可笑的查案手段相得益彰,令人忍俊不禁。到了后来的《汉江怪物》,法国《电影手册》特地给这种主人公总是在关键时刻掉链子的喜剧效果起了个名字叫做“piksari的艺术”(piksari韩文意为“破音”)。 关注底层和社会残破面的世界观可以是后天形成的,这与奉俊昊大学时期参与民主运动的经历密不可分,然而他将现实和概念转换为构图语言的能力却是天然的。成长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他的父亲后来成了首尔一所艺术设计院的院长,母亲是韩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意识流文学大家朴泰远的女儿(朴泰远在韩国战争后去了平壤而与韩国的家人失去了联系)。年少的奉俊昊与书本为友(他曾经熟读父亲书房里的20卷韩文版大英百科全书),并且很早展示出了绘画的天赋。观看电视上的外国电影,他总是将片中被剪掉的暴力色情场面在脑中演绎出来。当时的韩美军电视台会播放大量没有韩文字幕的英文电影,奉俊昊同样如痴如醉,虽然他纯粹是在看画面,情节靠脑补。在准备电影中关键场景时,奉俊昊事先会在大脑中精确地设计,并能绘出令人惊叹的分镜草图,拍摄时很少做出修改。他也总是将关于希区柯克镜头创作的书籍带在身边,琢磨着如何能将一个普通的过渡场景也变得充满戏剧性。 在《杀人回忆》最后描述嫌疑人“长相很普通”的女学生,斗满反复强调自己能够通过和嫌疑人对视来判断凶手,这些情节都是一些精心设计的双关和对主题的呼应,而地下室、水沟和隧道这些日常生活中常见又有些神秘的意象,成了奉俊昊影片中反复出现的元素,并被赋予了隐喻的价值。尽管没有像父亲、哥哥姐姐那样走上艺术设计的道路,但奉俊昊他在影片所做的将零碎影像素材以创造性的方式组织起来,从而达到一种“言此意彼”的讽喻效果,同样是一种高超的设计艺术。 结语 《杀人回忆》让奉俊昊作为故事讲述者的能力获得了极大的肯定,时至今日它依然被韩国媒体公认为是本国影史佳片之首。这部影片的成功对于奉俊昊本人的心理也是一次驱魔,由此他终于摆脱了出道时期的自我怀疑(他甚至怀疑自己没有能力写出一部长片剧本,或者一辈子只能当约翰·卡萨维茨那样的独立电影导演),并且在作者风格和大众心理、商业手段之间找到了最佳的平衡点,而之后他在《怪物》和《雪国列车》等作品中对类型片的探索更加大胆,对商业的追求也更加坚定。(原载《大众电影》)

     6 ) 他人即地狱

    有一阵非常痴迷悬疑片的缘故,于是地毯式搜罗了一长窜悬疑惊悚后,脑海里挥之不去的,还是这部《杀人回忆》。
    它曾被评选为韩国百年来最伟大作品之首,它也曾被誉为“零瑕疵”电影,最难得的是,这是一部盛名之下又名副其实的电影,风评也是一路飘红。对于我来说,这是一部看的时候牙关打颤恨得牙痒痒,结尾处背脊飕飕发凉,看完后三天都还走不出来的电影,如此的后怕和后遗,不愧同类型中的翘楚。

    《杀人回忆》的开始,是一段忧伤的钢琴。一片广袤的稻田和一个藏尸的水沟,一个鲁莽蛮干的老探员和一个自视甚高的新探员,在这个清静到乏闷的村子里,暗藏的杀机就像蛇的毒牙,冷不防就会从无动静的草丛里突袭,一击毙命。
    静与动,闭塞与开阔,落后与精准,浪漫与杀机——反差,是这部电影第一个高明之处。
    另一个高明之处,在于它紧密结合了时代。在那个充满军统政治和运动镇压的时代里,警察办案崇尚屈打成招,DNA要送到美国去验,封闭、愚昧、压抑,有说不出的苍凉。雨夜、丝袜、连环凶案、红衣女性被害人,再加上残忍的杀人手段,所带来的精神摧残和暴力压迫都让人透不过气——一个杀人凶手让一整个村子成为死城,岌岌可危。
    个人的命运是逃不过时代的,而个人的密流也暗潜在时代的洪流里。外头那么吵闹,许多人许多事,人唯一可以掌握的只是这一点点的自己,但因为时代是动荡不安的,你的一言一行也许很容易就扣上时代动荡的振幅,甚至它成为你的帮凶,所以乱世易出英雄,枭雄和人魔。乱世中的一叶孤舟,掀起了轩然大波——那种悲凉,是面对茫茫荒原的空旷而生的悲凉。

    雨夜,林荫小道,独身女人,红衣,符合凶手挑选猎物的一切条件。警察的女朋友出诊后回家,凶手在暗处准备伏击了,可她与女学生擦肩而过,死亡在这一秒逆转,她浑然不觉地幸免于难,而女学生成了亡魂。
    傻子被警察逼问时曾经说过:“那个人曾经把我推进火里,火里很可怕。”这一条宝贵的线索却被忽略,这个大概唯一知道凶手是谁的傻子也被火车撞死。
    凶手的脸在行凶时露过一次,那是一张被苍白的电筒光照得失真的脸孔。
    ……
    所有细节都让人不寒而栗,无限唏嘘。而答案,就像双曲线无限趋近坐标那样无限接近于案件真相,但是,只差一点点,可偏偏就永远只差那一点点。

    百转千回,凶手锁定在了一个长相清秀的男人身上。按照反外貌协会的理解和戏剧化的必要埋伏,手无缚鸡之力或面相出污泥而不染的人物往往是终极大BOSS,况且他的脸孔,符合真凶的柔弱,眼神里还透着杀手的冷,侧面证据都到位,只差一个直接证据就能定罪,答案呼之欲出之时,那张从美国回来的DNA证明却推翻了一切。
    攒满力气的拳头打在空气里,连愤怒都变得无力。
    苏探员是知识和真理的象征,可是,连他都倒塌了。以冷静著称的他丢弃了理智,以错杀来终结罪恶的崩溃行为,甚至都在情理之中了。

    影片的结尾,从商的探员再次回到凶案现场,女孩告诉他,前几天也有个人学他一样,在这里看了一看。
    “他说了什么?”
    “他想起了过去在这里做过的事情,所以回来看一下。”
    “你看见了他的脸吗?他长什么样子?”
    “很普通。”
    不敢再触碰的疮疤,噩梦一般的记忆,就出自一个长着普通面孔的人之手。镜头上是宋康昊一张几乎流泪的脸,深刻的绝望,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这个绝妙的结局,如匕首插入身体的钝痛,尖锐地划开皮肉,再慢慢扭动。

    《杀人回忆》的故事,来自于韩国轰动一时的真实案件,警方先后投入了205万名警察,这个案子过了15年时效期,至今未破。
    这部电影是03年韩国票房冠军。真凶极有可能坐在电影院里和万众一起欣赏他的杀人艺术,想一想,这是多么可怕的事情。
    我们身边的恶,就是出于多少张普普通通的面庞。他人即地狱。人心就是罪恶最深的病灶。这,也是电影留下的最深阴影。
    西方电影大多走视觉路线,东方喜欢走心理路线,悬疑和惊悚,后劲强烈。那种细腻入微和气氛营造上的把握,简直就是占心术,每一点破绽都卡着你的心坎,每一次破灭又都挑痛你的神经,一场电影,就是一轮心理游戏,就算你机关算尽,也是注定的输家。

     7 ) 杀人回忆凶手的详细分析和猜想

    第一种理解
        警察的方向根本都是错的,凶手另有他人,或者多人模仿杀人,但都不是警方关注的,这种说法说的通,这里不多解释了。

    第二种理解:凶手是小白脸(朴兴圭),DNA是猥琐男(红裤衩)偶然看到尸体后,进行SY留下的。

    第三种理解(个人的猜想)
      假设1:首先这是建立在山顶女说实话的基础上,即凶手手很光滑。
      假设2: 精液DNA是猥琐男的,并且他不是去打酱油而是有计划性侵犯。
    首先说明人物关系
       小白脸(朴兴圭)是杀人凶手,猥琐男负责性侵犯,小白脸性功能障碍,通过杀人和观看猥琐男猥亵女人得到满足。山顶的幸存女是猥琐男的情人,也是杀人的试验品。
       以上人物关系和推论下文解释。
       
        主要以分析影片第7和第6受害者,展开猜想。
    第7受害者 女学生
            从最后一个受害者也就是第7个人(女学生)说起,小白脸有作案时间。汉城警察在开始时说杀人的手法很“专业”(小白脸刚服完兵役),甚至“优美”,在最后一个学生死得时候,可以看到凶手把勺子、小刀、笔都摆放的很整齐后再进行杀人,并塞入异物。影片中1小时27分01秒 两警察检查小白脸家里,家具摆放非常整齐。1小时28分02秒 小白脸工作地点,桌面东西很多,但摆放整齐。这种将东西摆整齐的习惯甚至在杀人时都不例外。
            在这里,最后一个受害者很特殊,因为前面受害的6人都是25岁以上成熟女性,而且影片中,凶手视角先注意到了警察老婆(成熟女性),之后看到了女学生,两者看了几次,犹豫之后选择了女学生。这里的原因只能猜想,第一,小白脸反侦察,故意啥女学生,破坏规律性。第二、女学生知道些内情,杀人灭口对于他是更好的选择(这个原因之后会分析)。

    第6受害者 塞桃子女人
            这样反推的话,第6个女人也是小白脸杀的,首先塞了异物(桃子),其次,当天下雨、播歌,小白脸无不在场证明。同时,这里也排除了猥琐男(红裤衩、手淫男)犯案的可能,因为他当时正在警察局里。
            
    分析:在这里我们发现问题,第6、第7个受害者都没有提到被性侵犯,而之前却有,这怎么回事呢?我们发现,这两次案件都发生在猥琐男被抓之后。
            这里提出大胆猜想,执行杀人者是小白脸,后期性侵犯(包括手淫)者是猥琐男。所以精液中的DNA不是小白脸的,而是猥琐男的。
            首先,小白脸是存在性功能问题,所以他通过杀人,以及观察他人(猥琐男)性侵犯获得心理满足。而在猥琐男被抓之后,他只能通过杀人和塞异物,获得满足(在XX处塞异物,是这类杀人犯性功能有问题的一种表现,这在影视作品和犯罪心理学案例中屡见不鲜)。在汉城警察描述塞桃子过程中,小白脸很激动,他反感别人提那个,因为这揭了他的伤疤(性功能问题)。

    当然这只是我捕风捉影的一种猜想。
    影片中可能的暗示有三个
    第一,都是在工厂工作,有很大可能认识。
    第二,导演在两人家里,都有给收音机特邪恶(可能是联系的工具)。
    第三,在小白脸家里,特写的一张照片,是两个人当兵的合影,从身形上猜想是他们两个。


        在这第6、第7之间,第一次盘问小白脸后,影片中一个关键点出现了。两警察逼问傻子,凶手是谁,傻子提供线“很英俊”(直指小白脸),看了照片之后,傻子眼神很惊讶,他分明是认得照片中的小白脸,不然眼神不会是惊讶。之后,傻子说“小时候,那个人把我仍到火里”,这里指的那个人就是小白脸,因为这是他看玩小白脸照片的第一件想到的事情,换句话说,是小白脸的照片让他想到这件事情,不然不会无缘无故想到被火烧。
        这里影片中,我仅发现一点有可能暗示他们小时候认识,就是在1小时27分13秒,特写小白脸的相册,特写其中一张是一个人爬上树照的,这里我只能猜想,导演给这个特写是有意义的,这个树上的人就是傻子,他们那时就是朋友,因为影片后来傻子也很熟练的爬上了电线杆。

    第2、3、4、5受害人。都是放歌,雨夜,并且有提到性侵,符合小白脸的作案时间,并且是两人共同作案。

    第1个受害人,幸存的山上女人。小白脸来村后,第1个作案的人,她为什么幸存了呢?
        第一,有可能是因为她没看到凶手的脸。因为,傻子在警察问他的时候也说,皱着眉头看我的女人都得死,这可能是复读凶手的话,或者作案性格。所以因为幸存女没看凶手的脸,所以逃生。(这个说法我不认同)
            第二种猜想,这个女人是猥琐男的情人,她和猥琐男都是学校厕所事件的主角,所以很可能有联系。学校事件,我猜想,猥琐男在厕所袭击女人被打,昏倒在厕所,后来小白脸接手。(有点离谱,厕所事件真的没想明白)
            另外,在影片1小时18分59秒,警察询问幸存女,特写了她家里的一个灰色的工服衬衫,很像男人的,然后特写一个红色的内裤。红色的四角内裤明显比旁边的白色内裤大些,也可能是男人的(猥琐男爱红色)。导演的特写都是有意义的。当时绑她的是小白脸,所以“手很光滑”,为什么没杀她,是因为她是猥琐男的情人,之后受猥琐男威胁(或合谋),并且可能警方怀疑到猥琐男的时候,她可以给一个错误的指引(猥琐男手不光滑)。
            
            这个女人是小白脸和猥琐男杀人的试验品,先试一下犯案的可操作性,为什么没死,因为这个女人是猥琐男的情人。同时这里也猜想为什么小白脸在最后选择了杀女学生,因为这个女学生是引导警方通过厕所事件找到幸存女,很可能知道更多的事情,所以灭口。

    最后。2003年回去回忆的可能是小白脸,相貌因为17年时间,变得“普通”,更有可能是猥琐男(红裤衩),因为他相貌本身就“很普通”,这也更容易解释为什么警察会惊讶,因为他错过了,也没想到是两个人犯案。

    PS:反驳一些网上的说法。
    1.傻子不是凶手,汉城警察也说了,他没有犯案能力。这个不多解释了。
    2.傻子的爸爸不是凶手。
            第一、但是请注意影片最后在2003年小女孩叙述的她见到的人“很普通”,试想在2003年,第一次案发是1986年,17年过去了。当时就白发苍苍的傻子爸爸必定已经是很老了,而且那个小女孩的用词是“大叔”这个词,而不是“爷爷”这个词。
            第二、在傻子被两个警方逼问凶手是谁的时候,傻子说那个人“很英俊”,而且说“那个人把握仍进火里”二在傻子被警方拉去田地模拟犯罪的时候,他爸爸很关切他,并且当时傻子是直接喊他“爸爸”,所以傻子告诉警方的“那个人”不是他爸爸。
            第三、警察老婆,也就是护士说人们传言烤肉店的人“杀女人”,这有可能是说有人看到傻子跟踪的行为,而后来见报纸说女人死了,并且是傻子有跟踪或者注意的女人死了,而传出的留言。导演安排警察老婆说这个,很大原因是为了引出傻子这条线,而不是说明凶手是烤肉店的人。

     短评

    拍得非常好,是不是传说里的评价太好了,我竟然有点小失望,一直到片尾也没满足。

    6分钟前
    • 苏比
    • 推荐

    生锈的铁钉斩断穿军靴的腿,切块的桃子夺取穿红裙的命。沾泥土的符咒能够显现犯人的轮廓,巫师般的法眼能够看穿恶人的真容。电台里的歌是靡靡的安魂曲,夜幕中的雨是淅沥的生死符,捉不到的凶手是人性的传染病,无休止的警报是时代的创可贴。拥有一双能够看穿犯人特殊的眼,却看不穿普通,普通最致命。

    9分钟前
    • 西楼尘
    • 推荐

    一部很普通的电影。

    14分钟前
    • 我爱阳光
    • 还行

    尽了一切努力的人们,除了忍受过程中的一切痛苦,还必须忍受“事情可能是没有答案”的这一事实。

    17分钟前
    • 囧之女神daisy
    • 推荐

    想到真凶可能会若无其事坐在电影院里面,与电影最后一个镜头里宋康昊含泪的双眼四目相对就觉得好惊悚

    19分钟前
    • 南笙
    • 推荐

    嗨凶手,你也在看这部片吗?送给你的,杀人回忆

    23分钟前
    • 狮子人
    • 力荐

    在一个法制混乱的年代里,任何一个普通人都有可能成为罪犯和恶魔。

    25分钟前
    • 米拉之落
    • 推荐

    当整个警察局为扣押的是否是嫌犯而陷入一片争吵,那首每次杀人前都会被点播的情歌轻柔的响起,原来外面又开始下雨了——那一刻真是惊悚到无形。

    29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力荐

    不单只是杀人案,韩国在那个时代的回忆也都融在其中,化成了一幅背景

    30分钟前
    • 战国客
    • 力荐

    又看了一遍,想当年第一次看这片时,我还恍惚觉得案子都没破就结束,什么玩意儿?!可多年过去,每一次重看,都更坚定地确定它的完美。一个没有找到凶手的故事,编导把它拍得悬疑跌宕而富有深意,看似普通实则卓尔不群,作为热爱电影的人,从这片里会深感电影的魅力

    35分钟前
    • #烧光光#
    • 力荐

    刚看了这部传说中的神作,为电影极富层次感和寓意的摄影,超强的故事张力和节奏所痴迷,没有结局的故事或许不适合很多人,但电影的故事就是告诉你,如何在自己最熟悉的环境中迷失。。。

    36分钟前
    • 乌鸦火堂
    • 推荐

    那种抓不到、还被调戏的无力感

    40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偏向于多人效仿作案,凶手不止一个。最后女学生是小白脸杀的可能性很大!言行逼供了三个人,只有小白脸最态度反抗、眼神一直有特写是充满恨意的,因为他并没有杀人还要被诬陷。出来后在酒馆喝酒,女学生从窗前走过也对他指点议论,让他觉得自己的名声已经彻底毁了洗不清了。所以最后警察媳妇和女学生同时出现他选了女学生。还有下手之前扶着树干的细嫩的手的特写。可能真的是出于报复——既然你们都觉得我是凶手那我就真杀个给你们看看。DNA对不上是因为之前那个真不是他杀的。还有开头第一个案件发生后男主抓了很多个“嫌疑犯”,这里有个细节,几乎每个人都是面目可憎凶神恶煞的。因为男主潜意识认为杀人犯就应该长成这样的气质和模样。然而结尾小女孩说凶手“就是个普通人啊”是个记不住长相过目就忘的路人。每个平平无奇的人背地里都可能是凶手。

    44分钟前
    • 乖乖隆地洞
    • 推荐

    这并非一个寻求真相的故事,而是关于真到底相如何被整没了……

    46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力荐

    总之一句话,一部让人窒息却欲罢不能的作品,喜欢所有演员的表演,韩国电影的颠峰之作。★★★★★

    51分钟前
    • Q。
    • 力荐

    这片给我的阴影才是史无前例好么?5年前大学拉片课上看的,看完了已经半夜12点,我走回寝室腿都抖的站不起来,一年中再也没吃过桃子。奉俊昊和宋康昊联手,真不是闹着玩的,经典至极。

    56分钟前
    • 伍德与夏洛蒂
    • 力荐

    凶手不是某个人,而是那个社会。

    60分钟前
    • 朝暮雪
    • 推荐

    真实事件玩了全世界,电影玩了你,总觉得离真相很近了,而真相却是没有真相。★★★★★

    1小时前
    • 亵渎电影
    • 力荐

    还好柯南最后没出来

    1小时前
    • RIVERSDIARY
    • 推荐

    配乐用绝了~现实中不了了之的案子实在太多,可电影中几乎很少看到。

    1小时前
    • 恶之花
    • 力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